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首页 > 院士介绍 > 院士介绍

徐匡迪

徐匡迪(1937年-),男,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瑞典工程院、美国工程院、澳大利亚工程院等国的院士。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原市长,中国工程院原院长,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上海科技大学第一届校务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电炉炼钢、喷射冶金、钢液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的研究。研制成SGDF型喷粉罐获广泛应用;研究成功高纯度油、气管线钢的真空循环脱气、喷粉(RH-IJ)技术,被英钢联及新日铁公司采用;提出了铁液脱硫的“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法”及锰熔融还原三步反应模式;主持制订上海钢铁工业“三优”规划。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是国务院第一批享受国家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专著7本。2002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长。
  • 学术综述

    长期从事冶金物理化学、电冶金和炉外精炼、熔融还原、不锈钢精炼、喷射冶金等方面的研究,在冶金学及相关工程领域做了大量学术研究和科技开发工作,对钢铁冶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研制成SGDF型喷粉罐获广泛应用;研究成功高纯度油、气管线钢的真空循环脱气、喷粉(RH-IJ)技术,被英钢联及新日铁公司采用;提出了铁液脱硫的“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法”及锰熔融还原三步反应模式;主持制订上海钢铁工业“三优”规划,使得上海钢铁工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他领导的超低硫钢研制及熔融还原不锈钢母液工业试验取得国际先进成果,已成为冶金学中一项跨世纪新发展。

    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了具新颖学术思想的冶金动力学系列研究成果,如脱硫过程拟一级不可逆反应处理法、锰熔融还原三步反应模式等。

    在他领导下的SELF钢坯连铸用“电磁软接触结晶器”技术基础研究在国内领先,转炉和电弧炉炼钢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已在宝钢等20余家钢厂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励,是国务院第一批享受国家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专著7本。2002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长。


    成果/贡献

    1986年获得六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个人

    1986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6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9年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

    1995年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3年获得英国皇家工程院荣誉院士

    2003年获得塞尔维亚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3年5月获得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9月获得瑞典皇家北极星大十字司令官勋章

    2006年获得上海理工大学杰出校友

    2006年获得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06年获得俄罗斯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7年8月获得日本铁钢学会荣誉会员

    200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8年6月获得英国皇家工程院国际奖章

    2008年获得英国商会China Link杰出贡献奖

    2008年获得瑞典商会国际奖章

    2008年获得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0年获得中欧友谊奖

    2015年4月获得第三届魏寿昆冶金奖

    2018年5月30日获得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英国皇家土木工程师协会荣誉会员、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纽约大学荣誉工程学博士、德国友谊勋章


    官方链接: 徐匡迪-上海大学


    相关报道:
           徐匡迪:一个专家从政的典范(资料)-搜狐新闻
           徐匡迪:毕生坚守强国梦—新闻—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