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2日,由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3冬季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城市发展”在清华大学召开。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城市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中城市的地位作用以及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现实问题,深入探讨交流。

图片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现代化特色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图片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联合) 毛其智在会议致辞中表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要进一步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图片

毛其智

原建设部部长、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发起者汪光焘作了题为“面向2035年,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城市交通是城市全体居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也是关系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应该从城市治理的战略高度来制定城市交通政策的基本准则和技术措施。即城市交通问题的定位应归属于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范畴,本质是提升城市的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强调居民共享、资金支持、法律保障。因此,建立和完善城市交通的基础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和运行机制,要实施城市交通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协调互动,坚持问题导向,守住底线,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引导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让居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政府服务有成就感。

图片

汪光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原部长、研究员侯永志深入剖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并对城市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要从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五大特色、本质要求和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等方面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从多层次、多维度、分类别认识城市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建议把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尽可能具体化,深入研究一个城市的区位、规模,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特性,来明确各城市的职责和使命。

图片

侯永志
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人居科学学院院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分享了他对当今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的一些思考。他提出,2022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65.22%,即将面临城镇化的转折点,城市存量空间和土地价值非良性竞争开始出现,第二产业是城市经济根基的论断重现,城市发展动力不足,人才吸引力下降。对此,寻找新的城市价值增量,要重视第二产业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高素质青年劳动力的培养,以及重视城市经营,实现运营前置。
此外,要重新审视现代化科技对城市的双向影响,尤其是现代通讯技术,包括短视频、直播带货、人工智能等对城市聚集结构带来的巨大冲击。因此,单纯针对城市的物质发展空间的城市更新不足以面对未来城市带来的挑战,基于吴良镛先生1984年对“城市更新”的理念的更新,他提出“城市复兴”的理论,认为城市发展的顶层设计应包括五大系统:物质空间、科技创新、产业经济、社会活力和文化传承。

图片
吴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李迅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应该体现在五个方面:智慧性、宜居性、人文性、绿色化、开放型。要努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打造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面向以刚毕业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群建立阶梯式的住房供给体系,实现租购并举,住有所居;努力实现城市更新的持续性,构建“一生友好之城”,实施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更新;努力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实现人民城市的规划、建设、治理三位一体,更加社区化、精细化、多元化;努力增强城市发展人文性,建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提升城市发展的包容性,将绿色、低碳、智慧、韧性、宜居、人文发展相融合。
图片
李迅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国平就我国中心城市与城市群发展的研究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大城市人口规模无论是占比还是单体都不大。未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为代表的大城市将成为主要的人口承载地,大城市还会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还会越来越大,建议不要限制或控制包括超大城市在内的大城市发展。为避免“大城市病”,需要建立起大城市内部多中心、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促进交通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
图片
李国平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沈湘平在主题演讲中提出,城市更新的本质是城市化的自我修正和升级,是基于对既有城市化状况的反思性理解而实现的自我超越,目的在于让城市变得更理想、更美好,其核心是一种理念的升级。他指出,以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本质是理性化、科学化、系统化,但工具理性、实证主义也带来了“铁笼”和危机,导致金钱和政治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及其范式升级意义上的城市要让生活更美好,首先要努力把生活世界找还回来,形成理性化、系统化的“林中空地”,而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为广义的城市更新提供崇生、重情、神性、诗性的文化底蕴。
图片
沈湘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强乃社在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现代性的形成、发展与实现,和中国城市发展、城镇化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城市性在近代现代化过程中有过探讨和误解,它和西方的自主、自治、市场主导有很大区别。例如,中国城市是国家重要的中心,重要的城市都是都市型的城市,不是单一产业链上或资源型城市。因此,寻找中国的城市特性应该回到“中国”,回到中国的城市特性,然后才能够回到中国式现代化。

图片

强乃社

北京市政总院规划院副院长王志刚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要用系统的思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其中,产业是城市的基础,随着城市大规模扩张结束,地方土地财政进入尾声,国家应加大对产业的系统研究,加强区域间政策引导与协调;基础设施是城市建设资金量最大的投资,要和城市的深度融合,例如TOD模式,其理念核心就是交通与城市有机发展,功能耦合融合,以站点为中心塑造社区,区域以慢行体系连接;国土空间规划对建设用地的管控宜在少部分刚性约束基础上,充分尊重地方发展实际,建设用地指标与空间布局管控应动态调整,以保障规划的弹性和可操作性。

图片

王志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主任、教授,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副秘书长武廷海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早期中国与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形成的城市性表明,中国城市具有不同于现代西方工商业城市的独立源头。目前中国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2/3,预期可能达到3/4甚至更高,城镇化是大趋势且不可逆。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根源于中国的城市性,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是距今6000年至5000年以来作为区域中心聚落的都邑形成,二是距今2000年以来作为大一统国家治理网络的全国城市都邑形成。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上述两个阶段的段基础上发挥城市的引领作用,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图片

武廷海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执行)倪鹏飞最后作会议总结。他指出,这次冬季论坛再次体现了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多学科汇聚交流的特征,经济、哲学、历史等各学科的学者都从不同视角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解读。此外,论坛还计划组织实地调研,就城市发展领域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图片

倪鹏飞

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成员、国内高校城市研究领域学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部分师生和媒体记者近70人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参与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