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血液学学术会议将于2024年9月20-22日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会议召开之际,CCMTV·血液频道特邀大会主席之一吴德沛教授对本次大会亮点内容、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过去三年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和分享。

01 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是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作为血液学分会的现任主委,您认为本次年会对推动血液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有哪些重要作用?

吴德沛教授: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血液学学术会议作为我国血液学领域的重要学术盛会,对于促进学术交流、分享前沿动态、提高诊疗水平、培养专业人才以及推动学科发展等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也是检视我国血液学领域发展成果的一次“国考”。

首先,会议为国内外专家同道提供了一个学习诊疗规范、交流临床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帮助推动血液学领域的知识更新和技术进步。通过特邀报告、专题发言和论文交流等形式,与会者能够及时而全面的了解血液学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这对于不管是基层医院还是研究型医院的血液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都意义重大。

其次,与会者碰撞研究思维观点,取长补短,整合优势平台,促进血液学领域的深度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国在国际血液学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我国血液学研究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年会还为青年学者和基层临床医生提供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继续教育、摘要口头和壁报交流,拓宽视野,帮助锻炼研究和诊疗思维,提高专业技能,促进个人职业发展,对于加强血液学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全国的召开有助于推动血液学领域科研成果的产学研转化和应用,促进血液疾病的诊疗技术创新和临床应用,最终回归临床应用到患者,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02 作为血液学分会的现任主委,您认为本次年会对推动血液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有哪些重要作用?

吴德沛教授: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血液学领域将迎来一系列创新技术和治疗方法,这些将深刻影响未来的临床实践。特别是在靶向治疗、细胞治疗、免疫治疗、基因编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等方面,我们有望实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诊疗。

本次年会将汇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分享,并就各细分的亚专科领域,搭建了高质量学术交流合作平台,希望各位同道能够共谋发展,为我国血液学发展顶层设计建言出策,并充分应用这次良好的交流机会,深入探讨未来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寻找并落实各项合作,推动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和进步。此外,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石,本次年会也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学习和展示的良好机会,希望大家聚焦学术,提升内涵。

03 您如何理解血液学分会的使命和责任?请您对过去三年以来血液学分会的发展和成果做个简单总结?

吴德沛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是中国血液学领域最大的公益性学术社团。经过几代血液学人的探索与耕耘,我国血液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学术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学术会议规模逐年扩大。

吴德沛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是中国血液学领域最大的公益性学术社团。经过几代血液学人的探索与耕耘,我国血液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学术水平实现了质的提升,学术会议规模逐年扩大。过去三年学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学术交流与会议举办:

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定期举办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为血液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学术交流、成果分享的平台,促进了国内血液学学术水平的提升。比如 2022 年 9 月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齐聚,分享了血液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

专题学术会议:针对血液学的特定领域或热点问题,组织了如血栓与止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淋巴瘤、贫血等专题学术会议,以深入探讨相关疾病的诊疗进展和研究方向,进一步提高了专业人员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指南与共识制定及推广

牵头制定并不断修订血液学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共识,使其与国际临床前沿的变化同步发展,及时展现出血液学发展的最新动态。这些指南和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规范的诊断和治疗标准,有助于提高血液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积极组织指南和共识的推广宣传和普及工作,通过培训、学术讲座等方式,确保指南共识能够及时落地,让更多的临床医生了解和应用。

人才培养与教育

培训活动开展:开展了多样化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包括举办培训班、学术讲座、网络课程等,提高了血液学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尤其是为基层医院的血液科医生提供了更多的培训机会,有助于促进医疗资源的均衡发展。

青年人才培养:关注青年血液学人才的培养,通过举办临床思维能力比赛等学术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和发展机会;支持青年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加强学科知识的交流;选派学术骨干出国深造进修或进行科研合作,为血液学科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美国血液学学会(ASH)保持长期互动,协助其在亚洲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推广;与欧洲血液学协会(EHA)建立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每年举办一次联合研讨会,内容涉及白血病、移植、淋巴系统肿瘤诊疗等,促进了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鼓励国内血液学专家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分享研究成果,提升了中国血液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科研创新推动

鼓励和支持会员开展血液学相关的科学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科研项目资助,为血液学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推动了我国血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搭建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提高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责任编辑丨13

供稿及审核|吴德沛教授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