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张绪穆

张绪穆,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创系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世界著名金属有机化学家,在Science, Nat. 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著400余篇,是大陆首位荣获Cope Scholar奖的科学家,发明的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对药物绿色合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以华人姓氏命名的少数人名反应之一。基于原创的手性膦配体工具箱和超高效不对称氢化技术,先后成立了凯瑞斯德和凯特立斯两家公司,实现了西格列汀、度洛西汀、沙库必曲等20多个重大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惠及全球数亿患者。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12/20
2023

2023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暨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国际峰会回顾,九大分论坛同期举行!

来源: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转化中心

12月14日-16日,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指导下,由杭州高新区管委会、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YBDIA)、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联合主办,以“数智时代 医药产业链重构与创新”为主题的2023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在杭州举办。多位科学院院士、全国各地药械行业学会协会、科研院校及临床领衔专家、知名药械企业等150余位行业领头人共同出席大会,吸引行业1000 余人参会。省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一级巡视员,省商会副会长蔡晓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杭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理生出席大会并致辞。会上,2023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数首次发布,并揭晓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城市、高新区及经开区、园区、企业及投资机构。大会同期还举行了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高峰论坛、医药BD及出海专场、抗体药物专场等九大分论坛活动。分论坛一: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高峰论坛数据驱动&产业互联 12月15日下午,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高峰论坛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YBDIA)名誉理事长谭蔚泓任大会主席,德同生物总裁、长三角数据驱动创新生物医药产业链联盟(YBDIA)副理事长华绍炳担任主持。本次高峰论坛以“数据驱动&产业互联”为主题,邀请来自中科院计算所图灵·达尔文实验室、复星医药、君实生物、东富龙、火石数智、百济神州等多家企业和机构的专家学者,分享了数字技术在药物发现、设计、研发、生产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和成功经验。在圆桌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围绕生物医药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挑战与最佳路径展开了激烈讨论。分论坛二: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国际峰会暨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风云榜颁奖典礼 15日下午,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国际峰会暨第四届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风云榜颁奖典礼在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陈凯先院士的致辞下拉开帷幕。大会由沙利文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董事长王昕博士、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傅大煦、泰格医药高级学术顾问刘佳分别做主旨报告,共同对中国生物医药创新的市场和发展进行深入的剖析,生物医药产业未来的路一定要不断坚持创新,坚定不移走向世界。“2023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风云榜”颁奖仪式在多位院士专家、世界500强企业、医药企业百强、上市企业高管、行业领军人才等共同见证下正式进入高潮,分别颁发“全球新-年度原研生物药”“全球新-年度原研化学药”“年度最具研发实力创新型企业”“年度最具研发实力Biotech企业”等十项风云榜奖项。分论坛三:医药BD及出海专场论坛探寻中国特色的医药国际化之路 商务拓展是医药企业战略发展中的重要环节,是为医药企业寻找外部新技术和产品、促进企业架构优化的输出端口。中国药企的国际化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不同属性企业面临着不同的“境遇”。除了正常基于供应链优势的国际贸易外,探讨创新项目的国际BD合作(In 和 out)已经是部分国际先行者的“实践之路”。12月15日下午,在医药BD及出海专场论坛上,英诺湖医药创始人、董事长兼CEO,美中-药协(SAPA)董事(原总会会长)夏明德担任大会主席和主持并致辞。数位企业嘉宾通过案例分享、政策解析分享了欧洲临床试验注册流程、中美临床试验申报经验、细胞药物出海欧盟策略以及全球化视野下制剂创新药与高壁垒仿制药的研发策略。在圆桌讨论环节,专家们就中国药械出海的核心关注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现场医药企业开拓全球市场带来了新方法,打开了新思路,助力中国创新药“出海”提速。分论坛四:创新药物临床试验PI专场临床与研发的碰撞,药企如何打通生物医药产业链临床试验最后一公里15日下午,创新药物临床试验PI专场特别邀请到药物临床试验前沿的专家、资深学者、学协会领袖、知名企业家等十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带来5场主旨报告与1场圆桌论坛。话题涵盖以研究者为核心驱动创新药物中国设计、疫苗临床研究进展与展望,斑马鱼PDX+类器官技术助力肿瘤精准医疗、放射性配体疗法、药物临床研究为药物创新研究和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双向发力、创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策略制定与考量 。PI在临床试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推动科学研究的前沿,更是确保试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本次论坛探讨PI在临床试验中的挑战和机遇,分享成功经验,促使参会企业更好地理解并适应当今不断演变的医学研究环境。分论坛五:抗体药物专场新型ADC、双抗等药物开发与应用随着抗体技术不断发展,抗体药物领域已经成为创新药的“兵家必争之地”。单克隆抗体衍生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抗体药物,例如ADC、双抗、抗体片段、以及纳米抗体等等。12月16日的抗体药物专场论坛中,大会邀请了多位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就新型ADC、双抗等药物在全球的研发进展和发展趋势、工艺、质量、CMC开发中的策略和案例进行分享和探讨。在上午和下午的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分别对“新型抗体药物开发技术瓶颈与差异化开发策略”“抗体药物的商业化生产:成本估算、选择、实例和思考”这两个话题进行探讨,从研发生产到商业化,为现场医药企业带来全新的的专家观点。分论坛六:细胞基因治疗专场细胞与基因治疗开发与新技术进展作为“首届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大会”的分论坛之一,本次细胞基因治疗专场论坛特别邀请到基因细胞治疗研究前沿的院士专家、资深学者、学协会领袖、知名企业家、biotech创始人等十多位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带来10场主旨报告与2场圆桌论坛,话题涵盖基因细胞治疗研发进展、前沿技术与机遇挑战,设置前沿议题、激荡真知灼见,为全球基因细胞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与会嘉宾认为,基因细胞治疗是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方向,需要不断促进基因细胞治疗的普及和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基因细胞治疗已经成为可治愈某些罕见病和癌症等顽固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分论坛七:医疗器械创新专场创新医疗器械开发与应用、一带一路及欧盟等出海路径医疗器械创新专场论坛在安排在16日全天,浙江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会长何涛作为论坛主席出席本次论坛,论坛共有10位嘉宾进行了涵盖医疗器械开发、国内国际注册申报、质量管控等多方面的主旨报告分享。在圆桌讨论环节,嘉宾们对医疗器械的开发、国产化与国际化市场开拓内容进行主题讨论,新兴技术正在推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迈向更高水平,在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拓展海外业务,寻求新的增长空间是各企业发展大势所趋。论坛嘉宾的分享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和前沿技术交流,提升行业对法规理解和政策解读,助力企业出海创新发展提供了积极作用。分论坛八:小分子靶向药物专场聚焦小分子药物新靶点、新技术、新趋势近年来,小分子药物相对于生物药物的诸多优势:靶点多、研发成功率高等受到生物医药领域的青睐。定制化治疗、精准医学以及靶向特定疾病机制的新兴趋势也推动了小分子药物的不断创新。药物组合疗法、个体化治疗以及对慢性病和罕见病的研究也成为当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提高治疗效果和减轻患者负担提供了新的机会。本次论坛特邀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柳红等诸多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行业专家共聚一堂,共同分享了他们在小分子药物研发领域的独到见解和经验。本次会议不仅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还为各企业激发新的灵感方向和提供更多合作机会,为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分论坛九: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成果转化专场暨药咖创投会第18期 12月16日下午,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成果转化专场——暨药咖创投会第18期成功举行。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枢纽,承载着高校科技成果转移、医学人工智能创新、生命健康科技国际协作等多重任务。本次论坛旨在汇聚业界精英、学术专家,共同探讨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创新路径,深入交流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大会由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担任主席,聚焦长三角高校技术转移、医学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技产业链等热点议题。演讲嘉宾包括上海市高校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陆震、美国心脏学院院士魏启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成员单位产学研国际协作中心主任王国平等,分享在产学研领域的前沿实践和未来规划。此外,圆桌论坛的嘉宾共同探讨了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协同创新。项目路演阶段展示了包括UCAR-T、肝脏特异性表达基因治疗、新药创制等多个创新项目。大会精彩瞬间交流专区资源对接,互动交流 在展位交流区,20+生物医药服务商与现场参会企业嘉宾面对面沟通交流,洽谈合作。同时,火石数链生物医药集采超市在大会现场首次亮相。首批集采商品和服务覆盖药械研发生产所需的仪器、试剂、耗材以及CRO/CDMO等多种服务。

12/17
2023

深圳宝安区举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前沿技术产业化论坛

来源: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深圳报道(龙飘飘 记者 智文学)12月15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前沿技术产业化论坛在深圳宝安区举行。本次论坛是第九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高峰论坛暨2023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周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聚焦生物医药领域最新的前沿科学领域和创新产品技术,旨在加强政产学研金用深入沟通合作,推动宝安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娄岩峰,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孙楠,科技交流服务中心主任李松,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局长沈彦等出席活动。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孙楠在致辞中提出,宝安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基础雄厚,希望大家可以通过本次论坛进行深入交流,共同努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宝安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宝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近年来,宝安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速,增速高于全国、全市,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他表示,目前,宝安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正在迎来发展新机遇,相关的专项政策正在公开征求意见,欢迎大家多提建议、出谋划策。据介绍,为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宝安区正在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专业化园区,论坛举办地鸿鹏中心就是其中的一颗“明星”,该园区位于深圳国家高新区宝安园区,地理位置、产业配套优越,可以为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企业提供大量优质产业空间。“头脑风暴”助推产业升级活动特邀多位知名院士和专家学者作主题分享。国家特聘教授、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副校长、讲席教授张学记,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美国微生物学院院士卢洪洲,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张绪穆,美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健康教授团队研究副教授曾臣等嘉宾围绕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张学记分享了一站式传染性病毒快速筛查敏感元件构建及传感系统和基于微针阵列的快速检测平台两项最新科研成果。据他介绍,一站式快速分子诊断传感系统采用快速裂解液和高性能传感界面和探针,通过快速筛查敏感元件和便携式电化学工作站,可完成分钟级检测,拓展性强。基于微针阵列的快速检测平台在3D微结构打印、小型提取及储存装置、微型传感模块等关键技术方面有创新突破,开发了高效的组织液提取微针装置,可以广泛用于医美美容、疫苗递送、糖尿病治疗等领域。另外,张绪穆分享了中国小分子药物的产业化道路,并提出绿色手性技术将在学名药/仿制药中产生颠覆性创新。朱健康院士团队的曾臣副教授分享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在活动现场,宝安区企业代表心寰科技、生科原生物、瑞图生物公司在论坛中进行创新产品技术发布。信立泰、普博医疗、中德澳、赛尔生物等区内优质生物医药相关企业,以及深圳市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医药行业协会、生物医药促进会等40余家单位参与本次论坛。专家和业界人士充分交流、深入合作,为宝安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新思路、新想法、新能量。

12/16
2023

大咖荟集 | 2023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暨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年会顺利闭幕

来源:药渡Daily

12月10日,由深圳市坪山区科技创新局指导,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坪山区小分子新药创联协会联合主办,药渡经纬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银星坪山生命健康科技园、化学加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23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化学化工专业委员会年会》圆满召开。来自深圳市发改委、坪山区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多位院士、专家、行业精英共话产业创新发展新趋势,通过主旨报告、主题演讲、圆桌对话、平行论坛相结合的形式,分别从合成生物学、天然小分子、抗病毒/抗肿瘤创新药开发等多个角度提出了真知灼见,与会者受益匪浅。开幕式&主论坛在上午的开幕式部分,坪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廖澍华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理学院化学系教授田瑞军分别为大会致辞。随后来自深圳市发改委、坪山区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现场诸位嘉宾共同见证了新锐企业“格林凯特医药”入驻坪山揭牌仪式。格林凯特作为国内小分药物绿色合成的先锋,其核心研发团队深耕于化工催化技术研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近十年,与国内多家上市企业在高端中间体和高端原料药方面进行了合作。此次入驻是格林凯特与坪山区的强强联合,将促进园区企业一体化发展,助力园区未来占领药物绿色制造领域制高点。在随后的主论坛部分,首先由著名免疫学家、国家新药咨询委员会成员、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朱迅教授带来“医药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及研判”的大会主题报告。朱老师从宏观层面指出生物医药内外部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波生物药领域创业及投资的红利已近尾声,创新药或创新药公司的成功,不是BP中漂亮的Pipeline,不是资本市场的一串代码,而是顺应未来十年中国消费、中国制造的主旋律,以及中国医药国际影响力的逐步提高。朱教授从疾病领域、靶点选择、药物类别、产品来源等多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的机会。最后还提出了对中国医药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刻思考,基于资源配置思考公司战略方向,基于商业模式思考公司战略布局,选择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取势、明道、优术三者相统一结合。鼓励从业者“打破昨天的逻辑,把握今天的逻辑,洞悉未来的逻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马大为院士做了“发展高效方法,提高合成价值”的大会主题报告,通过多个生动的实例讲解了药物绿色制备方法,充分体现步骤少,方便快速多样性地合成;原料和试剂价廉易得并且环境友好;反应产率高、选择性好、废物少、低能耗、易于操作等优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校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委会主任委员陈芬儿院士做了主题报告“Stere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biotin through a chiral -auxiliary strategy — From batch to end-to end continuous-flow chemistry”,详细讲解了连续流动化学的实例以及绿色合成与催化的重要意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化学化工专委会主任、深圳坪山区小分子新药创联协会会长,世界著名化学家和手性专家张绪穆院士做了“创新化学技术带来的药物革命”的大会主题报告。张院士首先梳理了小分子药物产业发展现状与逻辑,强调得技术者得原料药,得原料者得制药天下。随后通过列举绿色手性技术在学名药开发中的应用,讲解了学名药/仿制药的颠覆性创新。最后以新冠口服药物深诺西韦(SHEN26)的开发与研制历程为例,讲解了如何实现创新药的革命性仿创。在圆桌论坛环节,围绕“医药产业复苏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持人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总经理何询与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丹、深圳万乐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庆、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药物研究院院长王勇、药渡集团董事长李靖一同展开了深度的对话。嘉宾们讨论了生物药研发产业的低谷和复苏期,认为低谷的原因与新冠疫情有关,并预测未来可能有一两个技术突破,此外还提到了药政改革可能对产业复苏产生的影响。总体认为生物药研发产业的低谷将持续1年到1年半。对话中袁总和王勇院长讨论了医药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和资本投入的问题,袁总指出,药物研发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和大量投入的过程,但一旦成功就具有巨大的潜力,还提到了政策对医药企业的影响,特别是一致性评价和创新药医保谈判政策的重要性。这个行业不要去炒作,而是实实在在做出一两个药,真正来治病救人,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才是药企要考虑的。王勇院长指出,在资本投入这块,前几年热有热的好处,热其实也是带来了一些蓬勃的景象,吸引了一些人才的回归。现在创新药的研发是回归理性的过程,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自身努力都是重要因素。李靖博士从数据的角度表达了对中国生物医药领域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张丹院士介绍了CDMO和临床CRO的发展,如何成为领先的服务提供者,还强调了满足市场需求和整合全球化临床开发、注册、生产等资源的重要性。袁总提出政府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配套的政策以吸引优秀的企业进驻产业园区,此外还强调了降低原料药成本的重要性,并呼吁国家政府考虑在这方面给予支持,与低碳、环保及药物质量相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后主持人何询总经理和嘉宾们讨论了政府与创投机构合作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的生存策略。政府需要积极招商并提供支持,投资机构应该降低期望值,关注早期项目,企业要抓住机会,降低估值,让利给投资机构,以求生存。呼吁政府与创投机构联合起来,共同寻找发展机会。生物医药分论坛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院长、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贺震旦教授就中药天然小分子创新研究发表深刻见解,在介绍了中药和药物发展历程后,强调了中药创新研发需关注整个生物机体的因素和反应,并以中药在抗病毒治疗中的机体免疫反应为例进行了详细阐述。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郭德银教授深耕RNA病毒领域,回顾了历史上病毒大流行,提出了RNA病毒治疗的潜在靶点,并介绍了临床III期的抗SARS-CoV2药物特点。同样针对流感病毒药物议题,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陈小新博士关注流感病毒药物议题,强调现有抗流感药物在临床上的需求未能完全满足,呼吁着重关注耐药现象并共同推进药物研发。清华大学药学院廖学斌教授聚焦免疫疗法和T细胞耗竭,深入剖析了HPK1(造血祖细胞激酶1)靶点在肿瘤和细胞疗法中的作用,并展望了下一代CAR-T疗法和新型抗肿瘤治疗靶点。思康睿奇创始人、董事长兼CEO胡邵京博士回顾了中国创新药行业近十年的发展变革和重要事件。基于创新药研发和合作现状,胡博士指出中国创新药正在向BIC&FIC过渡,同时出海趋势也将更加凸显。接下来,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王鹏介绍了mRNA序列优化和递送系统,并讨论了新技术对mRNA疫苗在细菌感染和肿瘤等治疗领域中的研发应用。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卢智辉教授以“连续流反应技术在危险化学工艺中的应用”为主题,用实际案例阐述了连续流化学技术在多种应用场景中的优势,该技术不仅能提高工艺流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还可实现节能减排。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工程学院陈国良教授依次介绍了阿尔兹海默症(AD)治疗研发背景和现状,并以“大禹治水”形象比喻了抗AD药物OAB-14在临床前AD模型中表现出了多机制积极效应。暨南大学高端药物制剂研究院教授、广州新济集团董事长吴传斌聚焦制剂创新药,指出当前我国的制剂行业产学研投存在的弊端,提出以临床优势、市场价值、技术核心、特有赛道、政策导向和放大生产为主的制剂创新药立项思路,并进行了案例解读。勤浩医药创始人兼CEO王奎锋博士回顾了药物发展历史,讨论了新药研发的资本、政策和国际化现状,对医药创新做出深刻总结。会议精彩回顾在药渡集团董事长李靖博士主持的圆桌论坛上,六位行业专家探讨了如何激活中国医药源头创新。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创业导师曹进认为,创新不能一概而论,首先,需要加强高维度认知明确立足点;第二,在当前行业困境下先保证生存;最后,需要根据各自团队的特点务实对待。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会长郭剑雄强调,医药创新需要重点关注人文环境的打造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创建一个有利于吸引人才的大环境。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李硕博士指出,平台在创新领域除了提供基础服务以外,更应当发挥技术引领和资源整合的作用。深圳君圣泰总经理刘利平博士分享了她关于创新的深刻理解,强调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医药的优势相结合的重要性,实现服务患者这一医药行业创新的终极目标。科辉智药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朱振东博士认为,国内相比国外在于translation science和源头创新存在差距,需要静心思考如何在基础研究上将靶点、疾病机制、药品研发有机串联,同时企业需要在存活的基础上去平衡团队、资金和项目之间的关系。投资分论坛在投资分论坛上,投资方行业专家围绕着当前局势、应对策略、投资考量等方面做了深刻的报告,产业专家则纷纷介绍了前沿项目管线、创新产品布局,公司发展规划等。AI作为当今世界的创新热点,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药渡集团董事长李靖博士在报告中指出,研发费用支出增加和投资回报减少导致制药公司正在转向AIDD的药物发现以降低研发成本,国际巨头纷纷布局AI制药领域。药渡的Cyber AIDD技术平台提供药物研发信息端到研发端的一体化外包定制服务,以解决传统药物研发的痛点: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同时弥补现有AI技术的短板。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推进,对制药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的技术升级提出了要求,环境友好型技术成为了未来技术的转型方向。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教授强调,从技术到原料药,从原料药到市场,从中国消费到中国制造。攻克绿色合成卡脖子关键技术-催化不对称氢化,可降低污染、降低成本,使原料药生产安全可控。北京大学张驰教授在促骨形成治疗骨质疏松分子化合物Z01的报告中,分享了靶向骨分子开关Osx的发现历程,在骨生物学领域开启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并利用现代AI技术和中药现代化研究,推动化合物的筛选。张驰教授还分享了该项目的临床前数据,并展望了未来的开发计划。在创新药研发方面,上海科州制药创始人田红旗博士分享了在研管线HL-085及其他三款新药的研发进展和开发计划,并展示了HL-085在NRASm 恶性黑色素瘤、 BRAFm 肺癌、 BRAFm 肠癌等多个领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积极数据。华先医药叶伟平博士在报告中指出,连续流合成是目前连续制造的空白,华先医药提出的动态微通道连续流反应器概念,致力于打造标准化连续流制造平台,使生产过程安全高效、灵活可变、降低成本。接下来,艾欣达伟医药董事长段建新博士介绍了广谱肿瘤靶向小分子偶联药物平台—— “AKR1C3酶技术平台+乏氧HAP技术平台”,及利用该平台开发的候选药物在HCC、T-ALL临床II期的推进情况、突破性KRAS药物在胰腺癌、肝内胆管癌的开发进展。希格生科创始人张海生博士发表了关于类器官在创新靶向药开发中的应用。结合3D类器官疾病模型、AI人工智能药化设计优化,最大程度桥接临床前模型与临床病人。随后,张海生博士介绍了运用3D类器官开发的弥漫性胃癌全兴靶标FAK以及肝癌新靶点Hippo通路,为肿瘤新药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在创新药研发形势下,传统药企也寻求创新转型。康臣药业集团副总裁李政海指出,康臣药业作为中国肾病现代中成药医用成像对比剂市场的开拓者,正通过自主研发、对外合作、引进新品、并购投资等方式,扩充产品管线,拥抱创新。深圳前海利元投资合伙企业合伙人邹昊含分享了生物医药市场准入和商业化案例。在报告中,他分析了国内金融资源流向-五个“新”,其中“新生物医药”赫然在列。他提到,解决商业化难题、突破卡脖子的科技创新、新的投资模式、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的不确定性,对生物医药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新生物医药”,在于产业全链路的创新,例如新靶点或作用机制、全新的靶点发现方法或分子设计方法、新型的合成工艺、创新的生产技术、创造性的商业模式等。“创新药出海”是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药企寻求新突破的新思路。科兴生物副总经理邵珂博士和海普瑞首席商务官、集团企业战略高级副总裁韩涛均指出,创新药出海乃大势所趋。两位专家分别在会上分析了出海市场选择、出海模式选择,并深度分享了出海案例,为业界同仁提供参考。会议精彩回顾最后,在以“新科技、新常态、新投资策略”为主题的圆桌会议上,多位行业专家就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逻辑和新赛道的选择发表了深刻见解。卢院士指出放开研发政策是深圳医药领域破局的关键一环;华仟控股投资基金合伙人杨鲲指出加强高校、研究院所等早期项目研究项目资源整合平台的生态建设,并联动珠三角区域,便于投资人寻找到合适的项目;复健资本成长基金投资执行总经理陈宏提出关注几个重点赛道的补足,如健康与消费的结合、出海、CDMO/CRO等;深圳仙瞳资本合伙人刘牧龙建议抓住特殊时机,逆势加大布局,善用市场化手段;科兴生物副总经理邵珂博士提出,坪山应该发挥深圳自身的特色,调动深圳自身的资源,对深圳本地企业持续投入。本次会议得到了深圳迈可鑫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凯米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铭科科技有限公司、银星坪山生命健康科技园以及深圳宝科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力支持。会议共有300余人到场参会,多家媒体进行同步线上直播,观看总量超5万人次。与会专家们深入探讨了生物医药的方方面面,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深刻见解,与会者得以了解当前生物医药产业的新动向,为未来行业内的医药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12/16
2023

致远未来 | 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晶泰科技顺利举办BT+IT融合发展前沿论坛

来源: 晶泰科技

生物医药产业是面向未来极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制造有望推动重塑工业的产业生态和未来发展格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等诸多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深圳正迎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契机,聚全球之势、引创新之源,加速深圳、大湾区生物医药创新发展。12 月 12 日,由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晶泰科技主办,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福田生物医药创新研发中心支持的第九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致远 · BT+IT 融合发展前沿论坛在深圳市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精英荟萃、大咖云集。张绪穆院士在内的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国家实验室等科研院校专家学者,以及百度、睿谷生物、莱芒生物等行业专家出席活动,相聚坪山,围绕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创新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共同开展生物计算创新探索研究,探讨 BT+IT 模式未来融合的新范式。张佩宇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官论坛伊始,晶泰科技首席科学官张佩宇博士致欢迎辞。他表示,近年来,随着计算科学的飞速发展,生物技术(BT)和信息技术(IT)的深度融合模式正展现出其巨大潜力。在这样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存在着几大趋势,例如 Open AI 在内的大模型即知识、数据决定上限、自动化机器人产出标准化高通量的数据、人机结合决策、通过推理实现 AGI 等。在 BT+IT 融合基础上,佩宇博士期待通过与多位全球生物计算领域的权威专家、创新企业高管一同探讨未来药物研发及生命科学的发展。张绪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在演讲环节中,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进行了题为 “用材料基因组的方法寻找高效绿色催化剂” 的演讲。张院士从合成化学的研究模式讲起,提到了创新模式基于高通量计算,实验与数据技术的材料基因工程技术,存在效率高、研发成本低等特点。张院士表示,高通量筛选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在催化剂设计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张院士希望,BT+IT+CT 的融合,可以产生更高的价值,希望通过与晶泰科技的更多合作,实现制药领域的持续发展与创新。杨跃东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副总工程师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算广州中心副总工程师杨跃东带来了 “超算智能药物设计” 的主题分享。在跨尺度超复杂的生物体系下,新药研发存在 “双十” 魔咒,而随着 AlphaFold、大语言模型等取得突破,我们可以利用结构预测和先验知识,融合多尺度组学数据加速药物研发。杨教授从图神经网络理论模型、多组学挖掘和蛋白质预测的生信算法、以及药物设计平台和应用三方面出发,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高性能生物信息计算相关理论与实践。杨教授也希望,通过加深产学研多方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超算助力产业发展。戴仁科广东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广东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戴仁科带来了 “AI 在生物制药产业融合的探讨” 的主题分享。戴教授从新药研发产业链出发,提出 AI+ 生物制药迈向了 “缩时间、减成本、降风险” 的新征程,同样在寒冬下 AI 生物制药面临多种挑战。在这之中,“+” 是 BT+IT 的精髓,高质量数据是 AI 生命线,支撑机器学习及各种算法应用。戴教授通过多种案例展示了成药性评估里的经典方法和技术,同时也带来了 BT+IT 融合的新思考。陈红明广州国家实验室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团队国际资深专家广州国家实验室人工智能与药物设计团队国际资深专家陈红明带来了 “AI 生成模型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 的主题分享。陈教授提到,基于生成模型的分子设计是基于数据驱动而非规则驱动,并可结合强化学习进行模型微调。相较于传统的组合库空间,生成模型可以在约 10 的 60 次方的化学空间中有效探索类药小分子。陈教授介绍了他曾在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开发的 REINVENT 算法和广州实验室团队开发的基于碎片的 SyntaLinker,PROTAC-INVENT 等生成模型,讲解背后的研发过程、模型与工作流,并结合药物开发项目实例介绍 AI 生成模型是如何被运用到实际项目中,真正辅助药物设计。徐强百度智能云生命科学行业解决方案总监百度智能云生命科学行业解决方案总监徐强带来了 “大模型技术在生物计算领域的应用” 的主题分享。徐强总监首先介绍了百度生物计算平台,依托 AI 核心能力,构建算法+算力+生态的全面布局。接下来,徐强总监从生成式 AI+ 生物医药主题延申,讲述了大语言模型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以及百度生成式 AI 产品赋能智慧医疗的多种场景。徐强总监还介绍了灵医大模型、面向 B 端药企垂类对话机器人 GBI Bot、文心一言、文心千帆大模型平台等多种产品及百度大模型安全解决方案,展现了百度为生物医药大模型提供的多样化服务。仝督读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深圳莱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仝督读带来了 “AI 赋能代谢增强型 CAR-T 临床转化研究” 的主题分享。仝博士系统地为大家介绍了莱芒生物在代谢增强型免疫疗法方面的成果,以及 AI 技术优化 CAR-T 设计方面的工作。莱芒生物在免疫代谢重编程(Meta 10)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生物大分子药物和代谢增强型细胞治疗等产品,在 IIT 临床试验中初步验证了安全性和疗效;利用 AI 计算模型对 Meta 10 核心技术中的关键细胞因子,受体等进行优化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并降低潜在的毒副作用。陈勇攀晶泰科技数字化平台部总监晶泰科技数字化平台部总监陈勇攀带来了 “IT+BT 深度融合下的药物研发创新” 的主题分享。他分享了晶泰内部的业务数字化的建设逻辑,讲述晶泰利用 IT+BT 融合的技术,如何推动药物研发效率和成功率的提升。在药物研发行业的 DMTA 循环中,晶泰通过智能计算,加速迭代;数据统管,高效分析,构建了数字化药物研发平台。晶泰也希望利用自己的药物研发数字化平台,给生物医药行业带来更多解决方案,推动研发数字化的价值实现。致远·BT+IT融合发展前沿论坛圆桌讨论现场圆桌讨论环节,在晶泰科技高级副总裁胡大龙的主持下,杨跃东教授、戴仁科教授、陈红明教授、仝督读博士、陈勇攀总监 5 位嘉宾围绕着 “BT+IT 深度融合的时代下,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进行了深度交流与探讨,共话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深圳是全球 IT 产业重镇,BT+IT 融合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创新发展,打造深圳生物医药特色的发力点。本次晶泰科技成功主办深圳市第九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的分论坛之——“BT+IT 融合发展前沿论坛”,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广生物医药产业中的信息技术应用,促进行业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在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浪潮中,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共创未来。点击回顾致远 · BT+IT融合发展前沿论坛关于第九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高峰论坛暨2023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周12 月 12 日,以 “生物制造 创新未来” 为主题的 2023 年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活动周暨第九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以下简称 “高峰论坛” ),在坪山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本次高峰论坛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指导,市发展改革委组织,市场监管局、卫生健康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坪山区政府、深圳医学科学院等单位支持,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主办,吸引了国内外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前沿技术、科技人才、龙头企业汇聚深圳,共话产业发展趋势和未来机遇,充分展示深圳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发展综合实力和强劲优势,推动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产业集群跨越式发展。此次高峰论坛联动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龙岗区、坪山区等全市 11 个区举办生物医药产业周系列活动,进行为期一周的行业交流盛会,各分会场聚焦医药创新、前沿技术、创新生态、学科融合、医企协同等不同主题,搭建起 “政、产、学、研、医、用、资” 融通桥梁。部分内容来源:坪山发布

12/05
2023

全国原料药先进制造促进交流会成功举办

来源:市场资讯

转自:人福医药12月1日,全国原料药先进制造促进交流会在湖北省宜昌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推动我国原料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升原料药的先进制造水平,进一步推动医药产业的转型升级。会议由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指导,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原料药先进制造专业委员会主办,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医药企业代表等2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原料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经验。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常务副会长顾维军致辞人福医药董事长、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致辞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发展处副处长张楠以《面向未来,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演讲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秘书长徐述湘主持会议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常务副会长顾维军发表致辞,他强调了中国原料药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性,各方应紧跟全球法规动态和先进技术的发展,共同努力,提升中国原料药及医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人福医药集团董事长、宜昌人福药业董事长李杰在开幕式上表示,原料药产业是整个医药工业的基础,是保障制剂生产、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重要一环。他向各与会代表介绍了宜昌人福药业在原料药方面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布局,希望与行业同仁加深合作,携手共进,为中国原料药产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医药发展处副处长张楠就如何推动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精彩的演讲。大会由中国医药设备工程协会秘书长徐述湘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以《发展高效方法,提高合成价值》为题作报告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以《得原料药得制药天下》为题作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院士,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教授分别以《发展高效方法,提高合成价值》和《得原料药得制药天下》为题做大会报告,两位专家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原料药合成工艺中的绿色化发展方向,结合应用案例,讨论了如何从绿色的合成方法与高效合成策略出发,从根本上实现原料药制造的提质增效。随后,湖北省药监专家李亚武就《加入PIC/S与医药产品出口监管思考》进行交流,宜昌市招商局局长周京媛对宜昌生物医药产业特色进行推介,宜昌天睿生物医药总经理吕金良博士、四川科伦药业设备总工宁文举等七位企业家代表分别分享了相关课题。李亚武湖北省药监专家《加入PIC/S与医药产品出口监管思考》周京媛宜昌市招商局局长《宜昌生物医药产业特色推介》课题分享吕金良宜昌天睿生物医药总经理《原料药杂质分析与处置案例》宁文举四川科伦药业设备总工《原料药企业在两化融合领域的探索和实践》郑承刚湖北葛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原料药传统工厂转型智能制造之路》李厚强国药工程(武汉)信息与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原料药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姜毅康宁连续制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连续流反应在原料药开发和生产中的应用》龙伟刚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兼数字化转型办负责人、高级总监《智能制造在原料药中的实践和展望》毛文华浙江海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先进制造在原料药企业中的实践》本次会议汇聚制药领域专业力量,来自企业界的嘉宾围绕原料药工业中的智能制造转型与先进制造应用等实践成果进行了精彩的报告演讲,为制药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与困境解惑,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机遇提供新思路,表达了对原料药工业蓬勃发展的信心和期待。参会代表交流互动除了专题报告和交流讨论外,会议还安排实地考察,各企业代表与专家参观了宜昌高新区白洋工业园。在高新区招商局的陪同和讲解中,通过实地参观和观摩,与会代表对宜昌的化工和原料药等行业现状与发展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对来宜投资与对宜合作充满期待。本次会议促进了原料药上下游企业间、政府与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就原料药制造相关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进行了深度的交流讨论,进一步推广了原料药先进制造中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概念与实现路径,助力原料药产业链与信息链的建设与发展,为宜昌乃至全国的原料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11/22
2023

第六届绿色制药莫干山国际会议圆满落幕

来源: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大会场景(一)11月18日-19日,由浙江工业大学、德清县人民政府、浙江省药学会、浙江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共同主办,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德清县市场监管局(德清县药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六届绿色制药莫干山国际会议在浙江德清举行。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沈寅初院士担任大会荣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研究员担任大会主席,浙江省特级专家、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苏为科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 大会场景(二)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内外绿色制药技术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国内39所高校师生、30家药企产业精英,德清县相关部门负责人,浙江工业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和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等500余人参加会议。 大会场景(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陈芬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马大为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任其龙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张绪穆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王健伟教授,武汉大学雷爱文教授,波兰居里斯克沃多夫斯卡大学Marek Tchórzewski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Wang Wei教授,英国利兹大学的Thomas Chamberlain教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Wei Zhang教授,俄罗斯科学院Nikolay Polyakov教授、Alexandr Dushkin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官武教授、中国药科大学陈依军教授、浙江大学张治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苏远海教授、浙江花园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焕政及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浙江省特级专家苏为科教授,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院长、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亚军教授等众多海内外知名制药领域院士、专家云集大会,以“聚焦绿色制药技术,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脉制药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方向,共商新药创制、绿色制药技术与产业发展大计。浙江工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金晓明,德清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施敏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金晓明开幕式致辞金晓明在致辞中指出,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10余年来在科技协同创新和人才协同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建设成果,在长三角区域乃至全国制药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希望此次会议能进一步促进海内外制药领域人才、技术、项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推动制药产业转型升级,为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共同助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施敏丽开幕式致辞施敏丽在致辞中指出,德清一直致力于把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综合优势集成转化为创新裂变、人才领航的发展胜势。在未来发展中,德清县将依托浙工大创新要素和县域资源禀赋,着力在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18日上午,王健伟教授、雷爱文教授、Marek Tchórzewski教授、Wang Wei教授和Thomas Chamberlain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靶向病毒复制机制的抗病毒药物研发新策略》《New Electro-syntheses and application》、“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s—on the way to understand the toxicity for future applications”“Accessing ‘Privileged’ Structures by  Organocatalyzed Cascade Reactions for Drug Discovery”和“Self Optimisation of Multiphase and Multistep API processes”等大会专题学术报告。任其龙院士、王建伟教授主持本场报告。任其龙院士主持大会专题学术报告王健伟教授作大会专题学术报告雷爱文教授作大会专题学术报告Marek Tchórzewski教授作大会专题学术报告Wang Wei教授作大会专题学术报告Thomas Chamberlain教授作大会专题学术报告19日上午,马大为院士、陈芬儿院士、张绪穆教授、Wei Zhang教授和刘建刚教授级高工分别作了题为《配体促进的铜催化反应》、“Stereocontrolled total synthesis of (+)-biotin through a chiral -auxiliary strategy—From batch to end-to end continuous-flow chemistry”“重大手性药物的高效制备——做重要且实用的化学”“Streamlined Synthesis of Biologically Interesting Compounds”和“通过维生素D3产业链建设对维生素行业的一点思考”等大会专题学术报告。苏为科教授、Wei Zhang教授主持本场报告。马大为院士作专题学术报告陈芬儿院士作专题学术报告张绪穆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Wei Zhang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刘建刚教授级高工作专题学术报告苏为科教授主持大会专题学术报告大会报告现场大会报告提问交流环节本次大会共举办了专题学术报告10场、分会场专家学术报告31场,学生论坛16场,收到会议论文46篇。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大会专题报告、学术主题报告等交流形式,聚焦绿色制药技术、生物制药技术、智能制药与连续流制药技术、机械化学制药技术、制药安全管控等领域,就制药领域内的最新研究动态、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会议报告精彩纷呈,展现了绿色制药领域的科研风采,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高水平学术盛宴,赢得了与会人员的热烈掌声与充分好评。各国专家学者作分会场专题学术报告同时,为了培养和激励学生的科研能力,会议特设“花园生物杯”口头报告竞赛和墙报竞赛,吸引了来自8所高校的72位研究生参加竞赛,为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与交流平台。大会闭幕式上,与会院士、专家为获奖同学颁奖并合影留念。学生墙报展示专家认真观看墙报专家与获奖学生合影留念王亚军教授作大会闭幕总结据悉,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医药产业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新兴产业领域之一,也是生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届绿色制药莫干山国际会议的举办, 为聚焦绿色制药前沿技术、拓宽专业视野、探索学科建设 搭建起良好交流平台,对推动我国制药产业与国际接轨,深化制药绿色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制药行业高质量、绿色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1/06
2023

绿色制药技术创新论坛于近日举行

来源: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11月4日,由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浙江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工业大学台州研究院、台州市医药化工行业协会、台州湾药品智造产教融合联盟、台州市工程师协会以及椒江区工程师协会协办的“绿色制药技术创新论坛”在台州椒江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丰昌、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和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罗德平、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以及全国各地的绿色化学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和院校人员、企业代表等参加了会议。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章伟、台州市科技协会主席阮吉敏先后致辞。章伟校长致论坛开幕辞在开幕式上,章伟校长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章校长表示当下的绿色制药技术创新,全链条创新转化和高水平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基本态势,如何整合各种产学研资源,取得更丰富的技术创新成果,正是我们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希望本次创新论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聚焦绿色制药前沿技术、拓宽专业视野、探索学科建设的平台。台职院愿与相关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携起手来,为医药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阮吉敏主席致论坛开幕辞阮吉敏主席表示台州是浙江省主要的医药产业集聚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基地、全国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规模最大的集聚区之一。绿色制药技术创新论坛在台州举行,是对台州的厚爱和信任,是深化会地战略合作的务实之举,更是科技赋能产业发展的创新之为。阮主席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与各位医药界“大咖”们在增进共识、扩大合作、项目建设上取得积极成果,为推动台州医药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之都”,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论坛期间,吴丰昌院士团队与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专家工作室正式启动揭牌。同时,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与普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新药联合研发中心也正式揭牌启用。台职院校长章伟为罗德平院士、钟为慧教授颁发教授聘书。在后续的专家报告中,吴丰昌院士、罗德平院士、张绪穆院士等9位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专家分享了绿色制药技术上的研究成果。吴丰昌院士作面向生态文明的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战略研究报告罗德平院士介绍有机合成中的水——绿色溶剂、促进剂和反应物张绪穆院士作重大手性药物的高效制备报告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研究员赵青作水环境中纳米污染物的风险评估报告臻乐医药首席执行官刘晓曦介绍新型mRNA疫苗的生物合成及产业化开发 浙江工业大学教授钟为慧作高效催化氢化(借氢)反应及应用报告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教授黄少华作基于19F-NMR的复杂体系多组分同时鉴定分析方法开发及应用报告岛津企业管理公司技术专家江惠娟作岛津特色技术为绿色制药助力报告发展绿色制药,是台州顺应全球临港产业发展新趋势,聚力建设新医药健康城的宏伟规划,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有力尝试,是打造台州为浙江省制药产业创新赋能带的重要举措。本次论坛紧跟发展新潮流,全面聚焦医药化工产业绿色发展新技术、医药创新产业动态,展现绿色制药的思想洞见,深化业界交流、促进技术推广,更好推动医药产业高质量、绿色化发展。

10/26
2023

校企合作 | 我校举行“对话生命科学力量·共探科技向善之路”主题沙龙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教育基金会

2023年10月24日下午,我校举行“对话生命科学力量·共探科技向善之路”生物医药行业企业沙龙活动。这是教育基金会“企业家走进南科大”系列活动的2023年第六场沙龙。我校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叶秦,理学院副院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以及来自生物医药行业企业、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代表等30位参加活动。活动由我校联络发展部部长耿珺主持。叶秦致辞叶秦向各位企业家的到来表示欢迎。他从创新使命、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研进展等方面综合展示了南科大的办学成果。他期待各位企业家能通过教育基金会等各种渠道与学校加强联动,有效对接智力资源与资本力量,让资本为科技成果插上翅膀,实现科研与产业“两翼齐飞”,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张绪穆作主题分享张绪穆作《中国小分子药物产业化道路》主题报告。他聚焦自身研究领域仿制药的颠覆性创新与创新药的革命性仿创,分享了自己丰富的产学研经历,并分析了当前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预测了未来行业走向。他向现场嘉宾发出校企合作邀约,希望携手共同构建大湾区小分子创新药的行业生态。李映文作主题报告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医疗健康行业群组总经理李映文作《注册制下生物医药企业发展上市之路》主题报告。他解读了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的变化,并就生物医药企业一级市场融资、IPO等多个发展阶段的要点进行了梳理分析。耿珺介绍了校企合作的方式和案例,她欢迎企业家以奖助学金、联合研发、主题活动、冠名教授、公益项目等形式与学校和基金会开展合作,在各个维度上为校企合作注入新动能。交流环节,参会嘉宾就产业升级、发展机遇、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进行了探讨。嘉宾合影企业家一行还参观了办学成果展。参观展厅本次沙龙是教育基金会联合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医疗健康行业群组、溪山天使汇、湾区健康科技成果转化成长营共同举办的沙龙活动,是教育基金会“企业家走进南科大”系列活动中生物医药方向的专场活动。未来,教育基金会将继续主动作为,联系社会资源,架设校企合作桥梁,促进产学研转化,以“科技+公益”理念助力实现与社会资源的合作共赢,为支持学校高质量创新发展做贡献。

10/22
2023

沪深校友上海滩共话武大健康产业

来源: 武大健康产业联盟

2023年10月15日,武汉大学上海校友会、武汉大学健康产业联盟迎来了一位重量级嘉宾:深圳校友会轮值会长、武汉大学健康产业联盟副会长张绪穆院士。92岁的黄建华老学长、上海校友会候任理事长何绍军、健康产业联盟秘书长杨正茂等化学生物医药建康行业的老中青校友二十多人参加。在上海校友会副理事长覃文新教授所在的上海市肿瘤研究所,沪深两地校友欢聚一堂,热情互动,共同探讨健康产业的研发、转化、投资和合作等话题。张绪穆院士简介        张绪穆,国际知名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家,1982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7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获得硕士学位,1992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4年开始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并获终身教授职位;2007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化学学院杰出讲席教授;2022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化学会会士。现担任国家重大人才化学化工专委会主任,深圳市生物医药协会首席科学家,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凯特立斯董事长,安泰维董事长。张绪穆院士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张绪穆院士与大家分享了中国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他指出,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健康医药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产业化发展,不仅要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还需要加强产业链的完善和政策支持。        张绪穆院士详细介绍了中国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瓶颈和突破口。他认为,应该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同时,需要加大对创新药物和高技术医疗器械的扶持力度,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此外,还需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先进经验和技术,推动中国健康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张绪穆院士重点介绍了他们团队在不对称氢化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和进展,并成功将其进行产业化。        交流与讨论校友们分别介绍了各自的背景和现在的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会议室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相谈甚欢。校友们纷纷表示,张绪穆院士的分享对大家启发很大,对校友们的发展和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大家还就沪深两地校友会尤其是生物医药健康行业校友之间的互动合作展开了深入探讨,共同商讨如何携手合作,推动中国健康产业的繁荣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大有未来在活动开始前,武汉大学上海校友会副理事长、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覃文新教授,带领与会人员参观并介绍了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方向。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加强了校友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还为武汉大学及校友会在化学生物医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相信在母校及校友会的支持下,武汉大学和校友们在未来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中,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在活动开始前,武汉大学上海校友会副理事长、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肿瘤研究所覃文新教授,带领与会人员参观并介绍了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方向。

10/18
2023

2023年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成果显著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10月10日至13日,由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科技厅、青山区人民政府和武汉市科技局共同主办的“光耀未来——赋能绿色产业发展”2023年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成功举行。140多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或成果介绍,论坛上大咖云集,观点碰撞高潮迭起,精彩纷呈。2023年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是“全球首次光化学领域学术、技术与产业相互结合和融通的大会”,旨在加速推进国内外光化学领域“创新链、人才链、技术链和资金链”四链融合,促进高新技术赋能化工、冶金及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全球节能减排和绿色双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英国、瑞士、法国、加拿大、荷兰、日本、新加坡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戴维·麦克米伦(David W. C. Macmillan),中国科学院院士吴骊珠、冯小明、房喻和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Munetaka Akita分别作大会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佟振合、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德国雷根斯堡大学教授Burkhard König等受邀担任大会主旨报告主持人。科学家、科研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光化学领域学术前沿成果和未来发展方向。大会还专设了学术墙报展示区,对80多名国内外青年学者的学术成果进行了展示,12名学生获优秀墙报奖。大会还举办了光化学领域产业论坛专场——“四链融合”高峰论坛和科技成果转化论坛。论坛期间,共有11名企业家代表在会上作专题报告,其中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作论坛主旨报告;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冯玲玲以河湖生态“控藻去毒”的解决方案为例,分享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经验。最后,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政府区长沈涛代表青山区,向戴维·麦克米伦(David W. C. Macmillan)和吴骊珠二位科学家颁发了“科技顾问”聘书。在“四链融合”高峰论坛,与会者就新型研发机构和 “产学研用” 一体化平台建设,技术创新在产业上下游的定位与价值实现,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人才、产业和投融资政策的制定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在“科技成果转化”论坛,武汉市科技局一级调研员程乐学就“武汉市的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作大会主旨报告,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郭彦炳对研究院进行了推介。在产业论坛现场,共有5家企业和4个科研项目团队与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签署了入孵协议。此外,深圳思萨科技、沃特世科技等8家企业与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主办方表示,将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加速贯彻、推进国家和地方“双碳”战略部署,在全球范围内构建光化学领域“产学研用”交流、合作的桥梁,加强科学前沿探索、提升源头创新能力,深度融入武汉市青山区(武汉化学工业区)的建设与发展实践,促进化工、冶金、食品、医药、环保等领域的科学研究、科技创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共5页/41条数据

工作业绩

在Science, Nat. 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著400余篇,是大陆首位荣获Cope Scholar奖的科学家 发明的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对药物绿色合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以华人姓氏命名的少数人名反应之一。基于原创的手性膦配体工具箱和超高效不对称氢化技术,先后成立了凯瑞斯德和凯特立斯两家公司,实现了西格列汀、度洛西汀、沙库必曲等20多个重大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惠及全球数亿患者。


学术任职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创系 系主任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 副院长

获奖信息

大陆首位荣获Cope Scholar奖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