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丁志峰

丁志峰,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环球英才网董事长,中工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期从事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在工程经济与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在创新全球人才交流模式、搭建国际技术合作网络、营建高端人才共创生态、促进中俄工程科技合作与助力产业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连续9次引进的德国专家诺博、汉斯取得突出实绩并增进中德友谊的事例,被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柏林演讲中着重提及。2019年以来加大对俄合作,与俄罗斯工程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共建“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11/25
2023

留学生就业服务座谈会在京举行

来源:留学生就业服务座谈会在京举行

11月21日,由职业经理研究中心和企业观察报社联合主办的留学生就业服务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企业观察报社副社长施进军和职业经理研究中心相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出席座谈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国资央企如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做好国际人才队伍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国资央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逐步走深走实,“走出去”的步伐愈加稳健,积极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不断实施国际化人才战略,高度重视国际化人才培养、引进和管理。随着留学归国人数突破百万和建设“一带一路”的实际需要,如何建立健全国际化人才储备机制,为国资央企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库及后备人才库,越来越被国资央企重视。由此,职业经理研究中心联合企业观察报社以“打造职业经理人(后备)队伍,提升国资央企经营管理水平”为宗旨,建设运营国际人才数据库,探索解决当前国际化人才选拔、留用、培养等领域的关键问题。会上,国际人才数据库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项目建设的目标意义和阶段性成果。国际人才数据库服务于各类国际化人才用人单位,通过专业化深耕、数智化布局、国际化拓展三项战略举措,着力打造国际高层次人才集聚平台、开发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为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活力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与会领导及专家针对国际人才数据库的应用及未来发展展开讨论。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原一级巡视员陈盈晖认为,央企“走出去”根本在于人才。只培养优秀人才还不够,需要让人才在一线实践中进行磨炼。国际人才数据库应首先发挥它的人才集聚功能,形成独有的优势和特色。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丁志峰认为,来华留学人才与留学归国人才同样重要,开发利用好来华留学人才,能为央企落实人才本土化应用提供重要支撑。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原司长、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顾问王炽昌表示,如何吸引留学人才回国并更好地发挥作用,需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国际人才数据库未来应扩大覆盖面,为我国挖掘和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副院长唐培林介绍了中国传媒大学中外合作特色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希望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与国际人才数据库项目加强合作联系,聚焦创新培养方式,引进优质资源,提升办学实力。

10/27
2023

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应邀参加2023年“中俄大学校长论坛、第三届中俄科技论坛”

来源: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官微

10月23日,2023年“中俄大学校长论坛、第三届中俄科技论坛”在哈尔滨万达文华酒店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长张起翔、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彼得洛夫院士、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亚历山大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丁志峰应邀参加。论坛现场本次论坛主题包括中俄大学如何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更好地发挥更大的作用、中俄大学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中俄大学合作的经验与做法等,来自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澳门大学等24所中方高校77位代表,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等23所俄方高水平大学的51位代表参会。远东联邦大学外事副校长弗拉索夫、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国立大学校长德米特例耶夫、太平洋国立大学校长马尔芬、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外事副校长波塔波娃参加了此次论坛。丁志峰做主题分享论坛上,丁志峰院士就《深化中俄工程科技创新合作——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的一些探索与实践》展开主题分享。他表示,中俄两国在工程科技领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应加强两国科技人才培养、科技项目合作、创新中心建设、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全球科技核心技术突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本次论坛是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体现,促进了两国科研工作者和科技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对加强中俄两国科技合作,助力两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造福两国人民具有重要意义。

10/15
2023

绿色低碳水处理创新技术专题研讨会举行

来源:城科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与总基调,提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水处理行业在自身碳中和方面有巨大需求,在推动经济社会碳减排方面具有潜力和优势,对低碳、绿色、高效的药剂、工艺、技术、装备需求迫切。 10月13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环境与水生态分会(以下简称“水分会”)主办,江苏金山环保工程集团、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承办的绿色低碳水处理创新技术专题研讨会在宜兴举行,十数位行业内知名学者、专家,行业研究者、企业家围绕低碳绿色技术研发、设计经验、工程案例进行专业报告,进行分享和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水分会会长曲久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水分会副会长任洪强参加会议并点评。本次研讨会分为专业报告和专家交流指导上下半场。专题报告本节由水分会副秘书长、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赖波教授主持,共有七位报告人奉上精彩。主持人:赖波01《基于蓝藻生物质碳源开发和性能优势》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 赵美萍        太湖是蓝藻暴发重灾区,藻类的迅速繁殖使水质恶化,其治理成为当地以及具有类似问题水体在水环境治理和改善的重要命题。其中资源化的思路在近年来得到重视。在报告中赵美萍教授介绍了蓝藻的高效固碳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方向,蓝藻的生物质碳源开发潜力与优势。她表示,基于蓝藻的生物质碳源可利用性好,对改善天然水体生态环境和提高污废水处理效率有双重贡献天然蓝藻脂质含量较低,资源化利用潜力不佳,但通过厌氧发酵,可促进有机质定向转化为以乙酸/丙酸/丁酸等为主要组分的挥发性脂肪酸,而VFAs用作污水处理厂反硝化脱氮过程的外加碳源,容易被微生物利用,反硝化效率高。由于蓝藻细胞壁非常坚韧,需要预处理辅助破壁、需要尽可能提取高碳氮比、碳磷比的组分,成为蓝藻资源化利用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蓝藻生物质碳源制备的关键技术需要全程贯通。02《污水生物脱氮工艺运行特性与工程机理》水分会委员、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副总工程师、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郑兴灿        脱氮除磷是污水处理、水环境治理改善的长期命题,也是难题。郑总在报告中首先系统介绍了城镇污水除磷脱氮必要性,典型工艺及发展、强化和提升综合措施等。他指出,随着水质要求的不断提升,脱氮除磷整体工艺提升需要功能区协同、强化,以及要素重构;从基本的工艺原理出发,系统梳理工程机理,将其纳入相应的设计和控制参数,优化控制手段。在绿色低碳的社会大背景下,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减污节能降耗减碳需要统筹考虑、协同推进。其中,碳源的因素需要重视,对碳源的投加量、类型、投加点,都要做系统性研究。“不管是碳源的投加量还是碳源性质,还是投加及作用等过程,跟污水处理节能降耗减碳都是有关联的,结合好了就是一个降低碳排放的过程,没结合好,就是增加碳排放的过程。我们目前在做碳核算建议时,是把外加碳源的消耗量,都视为增加碳排放的过程。这一问题还是需要做进一步的系统分析研究。”03《以产品联合开发为纽带,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金山模式》 E20研究院副院长 肖琼在环保产业追求创新、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产学研融合的路径、案例研究具备重要性、紧迫性。在报告中,肖琼介绍了北京大学和金山环保校企开展深度合作,建立生物质新型碳源产品开发创新服务平台的历程,梳理介绍发展经验。首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统一一个目标 围绕产品持续开发、不断迭代;其次,产学研紧密牵手,组建跨校、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创新团队,各主体各自发挥优势能力、长板联合;第三,建立清晰的产学研合作机制、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同时,重视产品中很重要的两个驱动要素,即标准和品牌建设。04《新型生物质碳源应用效果分析》水分会委员、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李激碳源投加是当前污水处理持续稳定达标排放的核心保障之一,而新型生物质碳源的发展能为城镇污水厂碳减排及“碳中和”提供积极参考。李激教授长期从事水处理技术研究,参与全国近600座污水处理厂考核与改扩建评审,她的报告正是从实践应用中对生物质碳源效果的研究思考。李激指出,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传统碳源已不再具备经济适用性,需要重视生物质碳源在实际污水厂运行的可行性。围绕不断迭代的生物质碳源产品在不同类型污水处理厂中实际应用,围绕产品反硝化潜力和释磷潜力,她开展了持续研究和评估。针对产品后续的开发和应用,李激提出建议: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未雨绸缪。“在碳源开发和应用于实际污水处理厂之前,一定要在实验室进行小试,考察新型碳源对原来工艺除磷脱氮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投加系数和投加策略;建议增加小分子酸、醇类物质的转化,使用时标定使用浓度,必要时考虑辅助除磷药剂。”05《深挖产业链融合潜力,助推水污染减污降碳》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董事长 吴海锁吴海锁在报告中表示,工艺、设备、资源化是水污染治理减污降碳的重要抓手,这需要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切实推动技术开发与转化。他介绍了目前江苏省聚焦减污降碳战略,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探索,重点介绍了水污染防治产业链上下游融合的思考和实践。基于对江苏省水污染防治产业链的观察,他提出总体还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短板,如产业发展整体技术水平不高,膜材料及原件、电控系统、分析仪器等高附加值产品装备很多依赖国外;企业高校协同创新不足,存在需求匹配、利益分配、合作机制等各方面问题;成果转化率低,往往面临高校不愿做、企业做不了、政府难介入的难题。在探索突破过程中,应重视上游服务业对后端技术、产品、装备的引领作用,对环境管理的有效支撑。06《“京山碳”在概念厂的验证与实践》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运营经理 周振支持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生产性试验是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建成投运后的重要工作内容。会上,周振介绍了“京山碳”在宜兴城市污染处理概念厂的验证与实践工作,回顾投加试用目标、试验计划和执行情况,展示主要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他表示,目前得到的初步结论是,京山碳的B/C在0.8以上,可生化性较高,在进水水质稳定情况下,产品单耗碳氮比相对原复合碳源有性能优势;在应对水质变化波动情况下,抗冲击性相比有一定优势;出水没有明显的总酸变化;在安全性和刺激性气味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复合碳源,运输、储存和投加无需特殊、额外操作需求。07《数字化背景下金山“智”造实践》金山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徐韬        宜兴在环保装备制造方面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但近年来也面临产品竞争力提升、持续创新、标准化、企业同质化竞争、服务配套等的现实挑战。对此,宜兴环保企业近年来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开展探索。徐韬分享了企业在协同创新、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精细化管理的进展。围绕智能制造提出智能化标志要求,包括生产自动化,物料配送精准化,生产过程实时可控,生产信息可追溯,能源的消耗要达到可监控等;针对农村污水处理特点和设备痛点,提出“以塑代钢”,实施产品全面提升;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探索实现直观性、便捷性、集中性、联动性、独立性相结合,通过大数据对整个制造过程、重点环节实现有效管控。专家交流指导在上午的专业报告和现场参观后,本次研讨会特邀多位院士、行业知名专家、企业家参与交流指导。本节由水分会秘书长、中关村汉德环境观察研究所所长谢琤琤主持。主持人:谢琤琤首先发言的是水分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洪臣教授,他对“京山碳”产品的意义价值予以肯定,同时指出,污水处理过程的碳排放在氮的降解过程中,是以一氧化二氮方式排放的,这个量比污水处理消耗的电导致的间接碳排放量还要大。优秀的碳源产品开发,研发团队跟验证团队协同很重要,研发过程跟验证结果需要相互联系;碳源菌群结构和稳定性也很重要,以效果为目标,制订研发方案,针对性研发成分、含量等。水分会委员、原南昌航空大学校长罗胜联在发言中也表示,“京山碳”在研发过程中,一定要以目标为导向,从本身在碳源提供过程中独特优势出发,吸收应用其他专业学科力量,提升碳源释放效率和性能。水分会委员、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霍明昕表示,他看到了环保产业产学研一体,进行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实践的积极进展。但从现场先看,单元操作技术方面的创新性还不够,建议下一步有所关注。三位来自学界“研”的观点后,企业家们从“用”的角度,提出建议。水分会副会长、北控水务集团执行总裁李力在发言中首先表示,环保产业现在是困难时期,但这是暂时的,因为需求始终存在,产业主题也在不断往前走,不断变化。企业不仅要扛住,还得加大战略投入,至少保持技术研发的投入。我国水处理整体碳源投加量比较大(世界前列),确实是行业的一个痛点,也是重要发展方向。企业在设计收入结构中,如果有三类产品的组合是比较理想的,第一类是先进的整装成套装备,第二类是工具包(偏软件的),还有一个,消耗品,就是材料类。碳源就属于这一类,标准化+稳态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水分会委员、劲旅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颖哲认为,民营企业最核心就是创新,一定得做出来别人没有做或者做不了的事情,才能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金山从需求出发,不仅有技术本身创新,也有研发模式创新,在民营企业特别艰难的环境下仍然用于成为创新主体,进行积极实践,对企业自身有益,对同行也是鼓舞。中节能国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侯红勋表示:我们运营大小一百多座污水处理厂,有的需要长期甚至每天投加碳源,那么这个产品就可以发挥优势,取代传统的碳源;有的污水处理厂需要间歇投加、偶尔投加,可能目前就不太适用,所以“京山碳”找准它的市场定位特别重要。广东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赵焱建议在下一步研发中,针对藻类问题,能否考虑在一个更小范围内,如水源区域库湾的藻类问题,范围比较小,需要更为高效的原位藻类富集的去除技术;在生物质碳源研发方面,建议多与实际污水处理厂工况相结合,综合考虑南北方污水处理工艺、温度等条件的差异,综合筹划;同时在产品优化提升的同时,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完善技术服务。        在水治理行业中,除了科研、高校和企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专业的规划设计院。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陆朝阳建议称:对于好产品的推荐推广,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用简明的方式,让大家直观理解产品优势。比如像COD这样已经形成广泛共识的指标,是不是能有一个“脱氮指数”来衡量产品的优势。产学研要真正有成果,不辜负国家的期待,应以产品的迭代为纽带,凝练核心应用场景;有赖于企业主体特别是企业家的执行、落地的综合能力;要让科学家充分发挥创新力;同时,还需要行业生态支撑,各方携手努力,才能真正走向一个良性循环。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给水排水专业总工闫钰说,我们在规划设计环节的创新,也要依赖于企业的产品和材料创新,新的技术应用突破,才能传导、迭代出行业整体的突破。他同时表示,除了藻类,是否还有其他同类型的微生物,可以延伸思路,真正达到“以废治废”,比如生活污水污泥等,能不能在厂内以碳源形式再次被利用,这一问题需要行业的关注和思考。        有朋自远方来,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丁志峰在发言中建议,“京山碳”下一步可以申请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和一带一路国家、欧美国家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既有智力资源融入,也有助于拓展海外市场;可以打造科创联合体,争取更多部委、地方政府项目支持;“京山碳”的发展,从生物学的角度可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可以考虑进行国际化、跨学科的科研合作,走国际化的道路。而江南大学环境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震宇作为东道主,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和重视和企业、和高校同行的合作,同时建议加强基础研究,给团队更多一点时间,真正把瓶颈问题基础研究搞清楚;同时从基础研究、技术建立、产品开发,到最终精准的调控,需要开展全链条的研究,建议制定整体推进的研究计划。最后两位院士的发言,既有对创新的肯定和期许,也有长远的建议。        任洪强院士说,企业家在科技创新这方面,第一是敢做,第二是舍得做,第三是能做,第四能做得成,这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围绕水处理创新,有三个重要环节,第一阶段是微生物学层面的认知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围绕材料,研究如何在水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发挥作用。比如“京山碳”就是从材料创新方面探索实现对工艺过程的增效。未来还会有更多思路,建议大家关注人工智能的模拟学习、预模型训练,在水处理过程优化、增效提升中的应用。第三,低碳水处理衍生的标准问题。对外加碳源产品应关注标准和规范更深入的探索和创新,如果能一步步从行业标准规范上升到国家标准层面,届时对整个水处理行业外加碳源的标准化、规范化,会产生积极影响。       在发言中,曲久辉院士先谈体会:在一些创新领域,高手是真的在“”民间。因为学者们有时候可能会畏首畏尾,想做但担心技术路线不通,或者市场响应不强,应用范围受限等等因素,但是有的企业家可以抛开顾虑,大胆往前走,这就是企业家精神。说到“京山碳”,他提出建议:第一,关于可持续性。目前产品以太湖蓝藻为原料,这个量在不同年份间是波动的。因此应考虑原料替代,和蓝藻类似的生物质。第二,市场竞争力。当新产品被逐步认识认可后,市场竞争会很残酷,如果不能实现产品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的互相支撑,未来的市场可能并不属于创新企业;可以考虑和一些碳源需求大的污水处理厂取得合作,形成战略联盟,避免成为孤岛。第三,标准化和规范化。目前很多水处理特别是污水处理产品,规范化和标准化做的不够。围绕创新产品,企业可以和专业协会合作,研究形成产品标准,制定包含不同应用场景、操作条件下的使用规范,这个工作也会有效推动产品生产过程本身的标准化、规范化。

05/05
2023

长三角先进激光与增材技术交流会在江苏太仓举行

来源:科技日报

日前,第二届长三角先进激光与增材技术交流会在江苏太仓市举行,来自国内增材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多家龙头企业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应用和新需求,以长三角激光行业力量,为提升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制造技术水平提供支撑。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罗扬表示,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为太仓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对支撑太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聚集和培养激光智能制造领域高层次人才、促进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有着重大意义。激光产业应用广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秉持“联合打造健全的激光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动智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聚焦激光行业优势,全力助推太仓激光智能制造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三维打印的发展历程、创新过程,以及四维打印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他表示,随着如今激光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普及,激光产品将迎来新的风口。现在正是储备技术,抓住发展机遇,推动行业向新、向上的关键时期。希望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激光技术在太仓转化。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丁志峰表示,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激光产业的重要区域,而太仓拥有丰富的制造资源和科技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光智能制造如今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已经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机遇,通过本次交流会将共同推动激光智能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贡献更多的智慧。增材制造的成形缺陷及其机理对目前的实验手段提出了严峻挑战,多尺度多物理场模拟已经成为重要而有效的研究方案。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林峰介绍了增材制造数值模型的研究概况及其对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随后进一步分享了增材制造的数字孪生,服务于增材制造成形过程的质量保障,以解决增材制造的质量稳定性问题。太仓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刚表示,借助交流会以及中科煜宸激光智造谷落户,太仓高新区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主题中演绎精彩。本次会议的举办为增材制造领域专家学者、科研院所、上下游企业提供了深度交流的渠道,为展示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领域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及应用提供了平台。大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还到苏州中科激光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进行了参观和技术交流。

04/23
2023

第二届长三角先进激光与增材技术交流会召开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光耀新智造·空天链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长三角先进激光与增材技术交流会在太仓市举办,本次交流会汇聚增材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多家龙头企业,共同探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新应用和新需求,集长三角激光行业力量,为提升我国航空航天行业的制造技术水平提供新视角。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表示,随着如今激光技术在民用领域的普及,激光产品将迎来新的风口。现在正是储备技术,抓住发展机遇,推动行业向新、向上的关键时期。会上,谭建荣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三维打印的发展历程、创新过程及四维打印关键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在他看来,三维打印将从标准产品通过不同的配置设计发展成为具有个性化产品,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4D打印的主要构成要素为:智能或刺激反馈材料、4D打印设备、外部刺激因子、智能化设计过程。4D打印将实物可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提供了最大限度的产品设计自由度。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林峰表示,增材制造的成形缺陷及其机理对目前的实验手段提出了严峻挑战,多尺度多物理场模拟已经成为重要而有效的研究方案。林峰进一步介绍了增材制造数值模型的研究概况及其对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的支撑作用;随后进一步分享了增材制造的数字孪生,服务于增材制造成形过程的质量保障,以解决增材制造的质量稳定性问题。此外,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李俐群分享了真空激光焊接技术及应用。她表示,真空环境下激光焊接熔深得到显著提高,焊缝成形及气孔等缺陷得到极大改善,可以获得常规激光焊接方法难以获得的显著效果。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中心总干事丁志峰表示,长三角地区一直是中国激光产业的重要区域,而太仓拥有丰富的制造资源和科技人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激光智能制造如今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新能源等领域已经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机遇,相信通过本次交流会,将会共同推动激光智能制造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和转型贡献更多的智慧。太仓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刚表示,撤县建市三十年来,高新区走出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光辉历程。当前,高新区正在一个个重大项目掀起的澎湃浪潮中,把发展优势转化成竞争优势,将发展潜力释放为增长动力,为拼出“太仓速度”蓄势赋能,为苏州建设创新集群贡献更多力量。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罗扬表示,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为太仓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对支撑太仓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聚集和培养激光智能制造领域高层次人才、促进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有着重大意义。激光产业应用广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将秉持“联合打造健全的激光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推动智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聚焦激光行业优势,全力助推太仓激光智能制造产业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03/31
2023

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吴中)揭牌

来源:武大苏院

为推动吴中区与武汉大学开展长期深层次合作,3月28日我院院长黄佐斌受邀出席“吴中区科技创新大会”,并参加“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吴中)”揭牌仪式。吴中区委书记丁立新,区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各开发区分管负责人,各板块、区级部门、区属国资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副区长张伟主持会议。现场照片会上,吴中区委书记丁立新、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院长黄佐斌、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丁志峰、南京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菫事长周凌共同为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吴中)、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苏州创新中心、南大苏州校友创新创业基地集中揭牌。现场照片武汉大学苏州研究院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吴中)成立后将围绕吴中区“3+3”产业发展需要,依托武汉大学科研、学科及人才优势,为吴中经开区提供产业发展研究、产业与技术资源挖掘匹配、产业媒体发声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协调吴中区与武汉大学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推动双方开展长期深层次合作。中心将遵循“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理念,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相关方面,推动吴中区与武汉大学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努力建设为校地合作的新典范。

03/29
2023

中国日报刊登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丁志峰院士访谈文章:中俄科学技术合作将惠及两国发展

来源:聚英创集团

中国日报访谈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丁志峰院士原文近日,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丁志峰院士接受中国日报采访,访后原文《Countries called on to pool strengths in science, tech》刊登在中国日报习主席出访专版。他表示,在两国科学界的帮助下,中俄科学合作变得更加深入和务实。丁志峰认为,中俄两国在科技合作方面的历史悠久而富有成果,这有助于提高中俄两国的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加深双方友谊和公共关系。他特别强调了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在深化中俄合作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中国和俄罗斯应支持非政府组织和私营公司参与双边科学合作,如建立特定领域的合作平台和创新中心、培养年轻人才的联合项目和高水平学术论坛,全面助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新时代的发展。孩子们在俄罗斯莫斯科动物园欣赏一只由中国初创公司Unitree Robotics制造的人工智能机器狗(照片来源:中国日报)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由聚英创集团、俄罗斯工程院、获得联合国特别咨商地位的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等组织在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中国工程院国际合作局、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等支持和见证下共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中国中心成立了9个中俄专家委员会,在航空航天工程、集成电路和碳技术等关键科学领域拥有300多名专家,并促成了47个国际创新中心和联合研究机构的建立。自成立以来,中国中心不断拓展中俄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将国际引智与科技合作紧密结合,不仅在民间层面深化了两国人才科技组织间的友谊,更为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新时代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的民间力量支撑。

08/05
2022

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丁志峰前往太仓考察

来源:中国网

2021年9月11日,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总干事丁志峰、副总干事冯红梅和办公室副主任程枫娜一行到访太仓。太仓市科技局成果科、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人陪同参观了太仓市规划展示馆、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和太仓航空航天产业园。通过实地参观,中心一行对太仓的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亮点、特点及航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在下午的座谈会上,太仓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何永林就高新区整体规划和域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市依托西工大长三角研究院和西工大太仓校区等科研院所资源,积极参与上海大飞机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500亿级产业集聚,全面打造“做航空到太仓”的城市新名片。太仓市科技局局长万芬奇表示:俄罗斯航空航天产业基础雄厚,希望借助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背后强大的院士资源,吸引更多的俄罗斯院士成果在太仓落地孵化,市科技局将全力保障项目的落地与推进,为太仓市航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座谈会结束后,俄罗斯工程中国中心一行实地考察了大科园航空航天产业孵化器场地,双方就共建研发机构及院士成果加速器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丁志峰总干事表示:中国中心将继续深化中俄两国科技协同创新,努力吸引俄航空航天产业高端人才机构入驻太仓,推动在太举办中俄航空航天产业技术交流研讨会和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通过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院士科研成果加速器等方式加速太仓航空产业发展,努力打造中俄两国产业合作新典范。

工作经历

北京环球英才交流促进会  执行会长兼秘书长
环球英才网  董事长
中工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工作业绩

长期从事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在工程经济与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在创新全球人才交流模式、搭建国际技术合作网络、营建高端人才共创生态、促进中俄工程科技合作与助力产业发展中取得突出成绩。2008年12月荣获“国家引进国外智力贡献奖”。连续9次引进的德国专家诺博、汉斯取得突出实绩并增进中德友谊的事例,被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28日在德国柏林演讲中着重提及。2019年以来加大对俄合作,与俄罗斯工程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共建“俄罗斯工程院中国中心”。

单位链接

http://www.talent.org.cn/

http://www.globaltalent.net/



获奖信息

2008.12   国家引进国外智力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