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樊雪婧 康亚飞 

今年两会期间,最热的词要属“新质生产力”。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会涛带来的三个建议,都与新质生产力有关。

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

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低空经济”,怎么发展? 樊会涛建议,建设“大众低空天路网”,将其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规划。

樊会涛说,“河南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低空经济,建设‘低空天路网’,河南应该走在前面,也有能力走在前面。”

pc_1200.jpg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河南应聚焦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领域

新时代、新征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话题。

会议期间,他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与代表们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的有关问题,笔记就记了厚厚的一本。

“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是科技创新,方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樊会涛看来,新质生产力,就是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的生产力,这就从本质上区别于原来消耗能源资源而形成的传统生产力。他认为新质生产力有三个典型特征,一个是具有强大的战略应用引领力;二是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三是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樊会涛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进一步进行机制体制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让各类优质生态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在这方面,河南布局早、动手快,以‘两城一谷’为内核的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已初步形成。”樊会涛认为,河南在科技创新上下了大功夫,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一股科技创新的热潮正在中原大地兴起。

同时,他也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因此结合河南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新材料、氢能、高端装备、低空经济等相关领域。

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低空经济”是什么?

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点之一,低空经济备受关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也是“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在樊会涛看来,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随着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持续支持,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在新时期,低空经济承载着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和升级消费的历史使命。

“2024年是低空经济全面发展元年,低空经济有望引领第四波消费浪潮,成为新的经济支柱。”樊会涛说,家电、房地产、汽车等前三波消费浪潮,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低空经济也具备这样的潜力,可与交通、物流、农业等多个领域相结合,能为人们带来更多便捷的服务和新的消费体验,未来将是一个充满发展潜力的领域。

什么是低空经济?樊会涛介绍,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低空经济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樊会涛说,“可能有不同的算法,如果按照美国通航飞行器数量和通航机场数量做一个类比,我国低空经济的经济总量大概在10万亿级。”

低空经济咋发展?建设“大众低空天路网”,河南应该走在前面

如何发展低空经济?

樊会涛建议,将建设中国“大众低空天路网”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抓手。“形象地说,要发展汽车工业,就得先修路、修高速路;同样,低空经济要发展,也得先修路,这个路在天上,就是‘低空天路网’,这样低空经济才有蓬勃发展的基础。”

他特别提到低空空域的划设问题。低空空域资源十分宝贵,但目前,我国低空空域管理相对滞后,空域划设不精准、空域审批报备程序繁琐等问题依然存在,难以满足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

低空天路网怎么建?樊会涛认为,建设“低空天路网”一定要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规划,要像建设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几纵几横)一样,要从顶层做好规划。

“第二件事是建设通用航空机场,提升基础设施水平。虽然目前我国通用机场数量已经超过运输机场,但仍无法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只有实现‘低空天路’县县通、乡乡通,低空经济才能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樊会涛说,还有一件事,就是建设低空空域交通管理体系,也就是“空中交规”,比如低空飞行规则、安全体系、监管办法等。

樊会涛认为,建设“低空天路网”,河南应该走在前面,也有能力走在前面。

“河南地处中原,连接南北,横贯东西,具备建设‘低空天路网’的区位优势。”樊会涛说,郑州、洛阳、安阳等不少城市,也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未来重点规划,为河南“低空天路网”建设提供支撑。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培育低空经济,着力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加码赋能。”樊会涛说。

推动绿色低碳航空产业创新发展

绿色低碳是民用航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际上的民用航空强国都将绿色低碳航空视为一种变革性和颠覆性的复合新产业。

樊会涛认为,相比国外先进水平,当前,我国绿色低碳航空产业在技术、产品、运营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和短板,亟须国家引导协调,推动绿色低碳航空领域科技创新、产品研制和示范应用,牵引自主绿色低碳航空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形成“共建共享共赢”的绿色低碳航空生态。

樊会涛建议,要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科技创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构建技术—产品—市场快速迭代、高效互动的研发模式,发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低碳航空器。

面向典型应用场景,开展新一代绿色化、无人化、智能化关键技术和先进产品的演示验证,探索构建以绿色、智慧为典型特征的未来民用航空交通体系框架,进行未来城市空运管理体系、基础配套体系、运营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推动绿色航空器使用场景拓展和示范应用,持续培育绿色航空产业生态。

同时,打造绿色低碳航空发展生态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抢占绿色低碳航空发展制高点。充分发掘大数据、5G通信、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升级,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绿色化融合发展。

聚焦新质生产力,龙门实验室首批7大重点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浪潮中,以“立足中原、智造中国、装备世界”为使命的龙门实验室正在驭浪前行。

再过十几天,就是龙门实验室成立两周年的日子,樊会涛和同事们正在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做准备,届时将通过科技成果发布、重点项目路演、集中签约等形式,晒出龙门实验室的成绩单。

成立一年多来,龙门实验室聚焦新材料与智能装备领域战略性前沿性基础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卡脖子”技术研发,首批7个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和风口产业项目全面启动,取得了阶段性重大科研成果:

“先进硅基光电功能材料”项目电子级多晶硅产品成功中试,为国家芯片产业提供可靠原材料供应;

“新型液流储能电池技术开发应用项目”突破双极板、隔膜新型焊接及电堆新型高效封装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油莎豆高效联合收获机”项目产品效率达人工收获的20倍以上,助力实现国家食用油安全 ……

尽管龙门实验室已经迈出第一步,但在樊会涛眼里,龙门实验室距离“建好一流平台、引育一流人才、构建一流生态、产出一流成果”的目标依旧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樊会涛说,龙门实验室以“国家实验室的预备队、省创新基地的先锋队和科技攻关的王牌军”为定位,在新起点上推进高质量发展,为河南装备制造业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贡献力量,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河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