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账号
密码
登录
登录
温馨提示
asdjnhadkbnasondoasnlksnm
确定

院士介绍

张绪穆

张绪穆,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创系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世界著名金属有机化学家,在Science, Nat. 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著400余篇,是大陆首位荣获Cope Scholar奖的科学家,发明的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对药物绿色合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以华人姓氏命名的少数人名反应之一。基于原创的手性膦配体工具箱和超高效不对称氢化技术,先后成立了凯瑞斯德和凯特立斯两家公司,实现了西格列汀、度洛西汀、沙库必曲等20多个重大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惠及全球数亿患者。

  • 活动动态
  • 个人简介
  • 学术成果
06/25
2025

医化产业“两新”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科学咖啡馆活动在台州临海举办

来源:科技武林门·百家号

6月20日,医化产业“两新”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大会暨科学咖啡馆活动在台州临海举办。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马大为、谢作伟,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张绪穆,南方科技大学台州研究院院长田瑞军、常务副院长李鹏飞等专家学者和医药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为台州医化产业破局技术瓶颈、加速成果转化搭建资源对接平台。台州市科协主席阮吉敏等相关部门领导,以及临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章维青等出席活动。本次大会以“聚势赋能,链动未来——政产学研共推医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旨在打破传统藩篱,汇聚各方核心力量,搭建开放包容、高效对接的平台,共同探讨医化行业的技术突破、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在“科学咖啡馆”活动中,马大为、谢作伟以及九洲药业瑞博研究院院长于帅先后作了“硬核”分享。他们聚焦医化产业前沿领域,为与会者带来极具启发性的学术视角。相关专家学者还进行了科研项目推介,并和企业代表进行了讨论和产学对接,华海药业、永太科技等多家企业与相关高校院所达成合作意向,正在进行进一步对接。台州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化学原料药基地、全国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规模最大的集聚区之一,化学原料药出口占浙江全省的1/3、全国的1/10。2024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营业收入达706亿元,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台州医化人创新实干、接续奋斗的结晶。当前,台州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开展“三大牵引性抓手攻坚年活动”。作为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台州市科协积极响应、主动融入,将年初省科协部署的“院士之家服务创新浙江”专项行动(“六个一”举措)纳入攻坚年活动整体框架,紧扣台州“5+5+6”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医药健康与合成生物主攻方向,精心构筑“五个一”创新支撑体系: 即围绕一条产业链,汇聚一个院士团队,建立一个国(省)级学会服务站,落地一批实质性合作项目,布局一批博士创新站。本次大会是“院士之家服务创新浙江”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打造台州链接顶尖智力、驱动产业跃升的关键平台。活动以项目为纽带,旨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促进院士团队“最强大脑”与台州产业“肥沃土壤”的深度融合,结出丰硕创新果实。本次大会由台州市科技局、台州市科协、临海市政府主办,南方科技大学台州研究院、台州院士之家、临海市科协、临海市科技局承办。来源:台州市科协、临海市科协

05/18
2025

深圳市AI制药项目研讨会暨小分子创新药院士及专家论坛(第09期)成功举办

来源:药渡 公众号

2025年5月15日,由小分子新药创联协会、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深圳市AI制药项目研讨会暨小分子创新药院士及专家论坛(第09期)”圆满召开。坪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袁虎勇,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黄堃,市药械办业务一组组长、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袁帅,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区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办主任廖文,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区人工智能产业办主任李俊明以及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小分子新药创联协会会长、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院长贺震旦,南方科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系讲席教授、大数据创新中心主任荆炳义,广州国家实验室研究员郭德银,华为云盘古大模型CTO 兼科学计算域总经理李寅,华润三九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创新药物研究院院长刘志刚,华润三九研发中心总监董晨东,华为云解决方案专家刘湘清,华为深圳政企泛企业系统部部长李松萌等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推动AI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理论创新转化为临床价值。会议伊始,张绪穆院士就AI制药中心的组建方案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会领导、嘉宾热烈讨论,对本次产学研深度融合表达了殷切的期望。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马大为院士,也发来致辞视频,对本次会议的举办表示祝贺,对AI制药中心的搭建表示了热切的期盼。论坛期间,张绪穆院士就《在AI制药赋能下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开发》,荆炳义教授就《Geometric Deep Learning and Deep Generative Models in Drug Design几何深度学习与深度生成模型在药物设计中的应用》,李寅就《盘古大模型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实践及AI for Science探索》,进行了精彩的演讲,通过不同领域观点的交锋与思想的碰撞,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启发。此次会议不仅搭建了学术交流与产业合作平台,更凝聚了行业共识,为AI制药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未来,各方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合作,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AI制药产业迈向新高度。

02/11
2025

喜讯 | 我院院长张绪穆院士认定为坪山区“聚龙顶尖人才”

来源: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公众号

近日,坪山区公布了最新一批聚龙顶尖人才名单,我院张绪穆院长凭借在制药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卓越成就,成功入选!这是对张绪穆院长多年来潜心科研、矢志创新的高度肯定,也是对我院整体科研实力和人才队伍建设成果的充分认可!张绪穆院士简介张绪穆,国际知名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化学家,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1982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师从卢嘉锡院士(诺贝尔获奖者Linus Pauling 的博士后,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7年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获得硕士学位,师从Gerhard N. Schauzer教授;1992年在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James P. Collman教授(两位诺贝尔获奖者Sharpless和Grubbs的导师);1992—1994年在斯坦福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4—2006年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并获终身教授职位;2007—2015年任新泽西州立大学化学学院杰出讲席教授;2015-2018年,任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及系主任;2017年当选国家中组部特聘专家联谊会化学化工专委会主任;2018年,任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2019年任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2022年入选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教授发表学术论著400余篇,在Science;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著350余篇,论文他引>15000多次, 其中单篇论文他引>1800次,H index >75。 张绪穆教授2002年获得美国化学会Arthur C. Cope Scholar 奖,是第一位荣获此奖的中国内地科学家;2016年被评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孔雀A类人才和深圳市南山区A类领航人才;2017年获广东省突出贡献专业技术资格;2018-2021年连续被评为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年进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榜单;2021年获深圳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年获第六届中国化学会-赢创化学创新奖杰出科学家及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科学技术奖科技创新二等奖。张绪穆教授发展的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因其重要性成为以其姓氏命名的人名反应,目前全球仅有少数几位华人有此殊荣。张绪穆教授长期致力于发展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催化反应,利用自己原创的手性配体工具箱为技术平台,以重大药物合成为产业化突破口,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环保、低成本、高质量的药物绿色合成新工艺。近年来也致力于拓展小分子化合物库并开展高通量生物筛选、分析药效团构效关系,研发新型小分子药物。先后成立了凯瑞斯德(苏州)(Chiral Quest,技术产品)和凯特立斯公司(Catalys,技术平台),分别实现了西格列汀、度洛西汀、沙库必曲等20多个重大药物的工业化绿色生产,单个品种累计生产40 -500吨以上,惠及全球数亿患者。2021年创立了抗病毒新药公司深圳安泰维(AntiV,新药研发),已经和科兴制药签署合作开发协议,是南科大首个转让的1.1类创新药物。聚龙顶尖人才计划是坪山区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而实施的重要举措,旨在吸引和集聚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引领作用的顶尖人才,为坪山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此次张绪穆院长成功入选,不仅是对其个人学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我院未来发展的鼓舞和鞭策。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人才强院”战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发展平台,力争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坪山区乃至深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2/21
2024

持续深耕AI for Science领域,华为云助力科研机构敏捷创新

来源:扬子晚报·百家号

12月20日,以“智能•进化”为主题的2024年创原会年度技术峰会在海南举办。大会邀请了数百位行业数字化领军人、产业大咖、专家,就AI-Native创新场景和实现路径展开深入讨论,共同探索AI在科研、工业、能源、互联网、零售等众多领域的落地新范式。会上,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高毅勤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岩教授等分享了关于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的前沿实践。高毅勤教授介绍了生物物理信息加强的AI分子模型构造方法和通过生成式自监督学习提取蛋白质结构的合理离散表示、描述蛋白质稳态构象分布的预训练模型在统一蛋白质逆折叠和结构预测等任务中的实现。这些分子模型的发展对于建构跨尺度和多模态的生命体系模型具有重要价值。北京大学理学部副主任高毅勤教授发表主题演讲李岩教授基于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首次发现了利什曼虫体内的关键毒力蛋白“SCARE1”,并快速筛选出能够靶向宿主蛋白的新型小分子抑制剂,最终开发出全球首个具有预防效果的小分子抑制剂。药物研发周期缩短至数月,研发成本降低了60%以上。华中科技大学李岩教授发表主题演讲投身AI for Science领域,盘古大模型成果丰硕AI for Science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新前沿。多年以来,华为云在AI for Science领域持续深耕,携手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机构,不断降低AI应用门槛,提升科研效率,支持科研敏捷创新,并在药物研发、农业、气象、基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在药物研发领域,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院士带领团队与华为云展开合作,基于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进行抗甲流药物的研发。通过AI靶点筛选、分子优化等能力,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为张院士团队快速筛选出多个有潜力的靶点,使原本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降低至数周,大幅降低试错成本,节省90%以上的人力和科研费用。此外,经验证,张绪穆院士所研发的药物在多个关键方面均优于现有药物,药效更长、不易产生耐药性,且副作用更低。在气象领域,华为云盘古气象大模型通过深度学习全球几十年的气象数据,实现了空间分辨率为25公里的全球气象秒级预报。在实践中,华为云联合深圳市气象局打造首个人工智能区域预报模型“智霁”,在区域高质量气象数据集的基础上,可快速得到未来5天深圳及周边地区空间分辨率为3公里,包含气温、降雨、风速等气象要素的预报,为精准防御气象灾害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华为云海洋智能预报方案在本地高质量海洋数据集的基础上,可15秒内推理出30天预报结果,在气象要素、海面盐度、温度、海浪高度以及海洋生化指标等众多维度实现了25公里级的空间分辨率和1小时级的时间分辨率的预报,并且多个指标的预测结果超过传统模式。华为云智慧农业方案通过AI大模型对种子的基因组合、表型数据、环境参数综合分析及精准预测,帮助育种家挑选符合实验目的的种子,大大缩减培育的实验组数和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成功率,并且在农作物生长监测、精准施肥与灌溉、病虫害预警及防治等环节持续创新,提升农业整体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助力农业科研、生产及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华为云AI for Science科学计算平台,助力科研工作敏捷创新为推动科研工作敏捷创新,华为云面向生物医药、地球科学、流体等科学领域,打造了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全栈、开放、专业的AI for Science科学计算平台。全栈:提供AI算力、加速套件、加速库、工作流及AI for Science领域模型等,支持敏捷完成模型训练、微调和部署。其中,昇腾AI云服务提供澎湃AI算力,为大模型的训练、推理、AI 应用的开发、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全栈算力保障,满足AI for Science算力诉求。专业:平台服务覆盖超过6个AI for Science领域和80多个AI模型,未来经过工程化和产品化后将支持开箱即用和二次开发,帮助敏捷创新,提高用户科学计算AI开发效率。开放:平台融合了开源模型能力、自研和三方的闭源模型能力,与众多高校、实验室联合共建。从药物研发到农业育种,从气象预测到海洋智能预报,AI正在改变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方式,也在增强人类探索未知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未来,华为云将持续夯实AI for Science科学计算平台,为更多领域的科研创新提供技术和平台支撑。

11/30
2024

乐威医药迎来南方科技大学张绪穆院士一行参观交流

来源:乐威医药·百家号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格林凯特医药)张绪穆院士一行莅临乐威医药(沧州)有限公司、乐威医药(天津)有限公司参观交流。乐威医药董事长陈文霆先生、集团生产总经理王杰先生等公司领导陪同参观。在集团生产总经理王杰先生的引领下,张绪穆院士一行首先参观了乐威医药的GMP生产基地。他们重点参观了智能中央控制室,详细了解了公司在智能化生产、绿色低碳环保等方面的先进实践。此外,院士团队还参观了企业文化长廊和科技成果展示区,对乐威医药的创新研发生产实力和企业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智能中央控制室,王杰先生向来访嘉宾展示了乐威医药如何通过智能化系统对现场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该系统能够轻松集成SIS、PLC、MES、ERP等多个管理系统,实现智能仪表设备、控制系统与公司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参观结束后,双方一行前往乐威医药天津研发中心进行参观,并在此展开了深入的座谈会。会上,张绪穆院士详细介绍了自己在医药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与乐威医药团队就研发生产方面的创新科技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张绪穆院士一行的到访,为乐威医药带来了宝贵的科学理念和技术指导。乐威医药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寻求外部合作,通过多元化方式扩充生产管线,发展高科技和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1/29
2024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行来我院调研交流 开展“深圳市人大代表走进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活动

来源: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官网

原文标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行来我院调研交流 开展“深圳市人大代表走进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活动11月25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蒋宇扬,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孙福金,坪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友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昆翎医疗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战略官张丹,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张绪穆一行到访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校企产教融合等方面开展调研。深圳技术大学党委书记陈秋明,相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调研组一行在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院长贺震旦的引导下实地参观了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中药学实验室、药物分析实验室、公共仪器室、生物制药实验室、药理学实验室、临床药学实验室、生物安全P2实验室等涵盖药学、化学、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的实验教研室,现场观看了实验室学生对药品研究分析的操作流程,近距离接触了高分辨质谱仪、高效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分选型/分析型流式细胞仪、共聚焦显微镜、多功能酶标仪、化学发光成像仪等教学与科研仪器,并走进本科GMP实验教学实验室,着重了解如何用一套系统、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药品生产的优良性。参观结束后,调研组一行在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进行座谈交流。会议由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孙福金主持。贺震旦通过学院成立的背景、人才培养、学院架构、教学与科研平台、学院未来发展等五方面详细介绍了学院发展情况及近年来在医药科研项目上取得的成果,他表示,药学院在药学专业知识结构图的基础上以“创新药物+AI”为核心方向设置专业,并践行“知识+技术+思想”的培养理念,自主推出了药学专业-特色教学模式体系,开展与企业CEO面对面的行业导师培养实践,并以创新药物发展策略为核心打造了药理临药实训、药化天然药实训、生物制药实训、中药实训、药分药剂实训等五大模块的专业技能实训平台,目前学院正在努力为下一步建设动物实验室推进相关工作。蒋宇扬表示,深技大药学院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效率高。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符合地方大学特色,和深圳其他本土高校差异化发展,对标德国、瑞士等国家医药培养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坪山区生物医药产业,产学研融合。学院成立4年来,在学科体系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成绩显著。蒋宇扬指出,大学在药学人才培养、科研和转化,动物实验室平台的建设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并强调学院今后应持续加大创新研发,紧跟生物医药发展前沿,在合成生物学、细胞与基因标准建立等方面与企业进一步紧密合作,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更多成果。张丹院士表示,深技大药学院在较短时间内取得的发展成绩,不仅体现了“深圳速度”,还展现了深圳的创新、国际化元素。在生物医药领域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和新药创制研究以及高端人才引进,动物实验平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学院的培养方案能将医疗和生产相结合,以应用为主导,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并大力发展国际化举措,对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张绪穆表示,深技大药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十分契合目前的产业企业发展需求,希望今后能推进深技大药学院和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所的合作,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座谈会上,市、区人大代表和企业代表先后参观调研了药学院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3个专业教学实验平台及细胞组织培养、GMP等实验平台,并与深技大相关学院、职能部门负责人就学院发展、人才培养和校企产教融合等展开讨论。

10/17
2024

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与亚太实业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来源:南方科技大学新闻网

2024年10月14日,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与甘肃亚太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691,以下简称“亚太实业”)正式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凭借各自资金和技术优势,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进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张绪穆,深圳格拉布斯研究院执行院长、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夏海平,兰州分离科学研究所执行所长、绿色催化专家智库执行秘书长常青,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系主任、讲席教授刘心元,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副院长李硕,甘肃亚太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志健等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亚太实业董事长陈志健与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院士代表双方签约 目前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空间已达1.4万亿美元,手性药物市场规模超5000亿美元,中国的原料药和中间体市场规模超万亿人民币。60%的手性药物可通过不对称氢化绿色新工艺生产,较传统工艺可降低综合成本40-70%,不对称氢化催化技术是手性药物绿色合成的“诺奖级”卡脖子技术。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与亚太实业本次战略合作,将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依托研究院药物绿色催化技术平台,针对全球前200大品种原料药,以独有专利技术及制药核心技术,选择市场销售量大、技术改进空间大、附加值高的产品联合开发;同时在国内具备基础转化条件的化工园区,合作建设原料药中间体生产基地;联合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工程设计机构,开展依折麦布和替格瑞洛灯关键手性中间体生产线设计。参观实验室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石。国内化学原料药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原料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掌握前沿科技、通过创新进一步扩大市场容量成了中国原料药企业竞争的关键。南科大创新平台与亚太实业通过此次合作深度融合,也是南科大科研团队支持西部产业绿色发展的示范。未来通过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地,有望为兰州乃至西部地区的生物医药制造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贡献。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原料药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开创了不对称催化氢化工业化应用的先河。研究院基于张绪穆教授原创的第四代三齿或多齿手性配体手性催化技术,以手性配体(Chiral)+中国(China)+工艺 (Process)的核心竞争力“CCP”模型,搭建了千亿级药物绿色催化技术平台,在不对称催化技术和制药工艺布局了50多项产业领域专利,伊卢多啉等6项已商业化中间体产品对应药物市场规模达90亿美元,抗HIV等待商业化中间体产品市场规模超100亿美金。 亚太实业(000691)深圳主板上市企业,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产品中的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公司精细化工产品分为吡啶类、硝化类及其他化工产品三大类,产品主要应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该公司以现有精细化工业务为支撑点,以未来医药制造新业务为增长极,全力打造富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驱动型化工医药制造企业。供稿单位:南科大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

10/15
2024

院士进校园丨寄语坪山学子永葆科学好奇心

来源: 深圳坪山教育公众号

以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通过榜样力量激发科学学习兴趣与探索精神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日前,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开展“思政第一课”专题活动,邀请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走进学校作专题讲座,活动同时开通线上观看渠道,共享优质院士讲座资源。张绪穆作《生物医药的发展及生物医药产业新质生产力》专题讲座,其丰富的求学经历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激励每位同学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张绪穆紧密结合我国老龄化现状,深入剖析生物医药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他指出,突破技术瓶颈,发展小分子药物,不仅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也是让老百姓用上便宜药的必由之路,更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张绪穆还分享了他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同学们一睹前沿科学风采。他强调,坚实的基础知识是未来为国家贡献力量的基石。互动交流环节,张绪穆耐心解答“输液和吃药对人体的影响”“药物副作用”等医学问题,肯定同学们提问的价值,并在“向科学家学习”阅读卡上签名,激励同学们志存高远,努力学习,永葆对科学的好奇心。活动前期,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全体七年级学生自主阅读功勋科学家传记、探索功勋科学家的传奇人生,并将自己的所学所感以阅读卡片形式记录下来。卡片上,同学们用稚嫩却坚定的笔触,勾勒我国科学家的生平轮廓,从童年梦想、求学之路到科研突破,一个个遥远而光辉的形象跃然纸上,生动可感。同学们将科学家精神品质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在卡片上写下未来学习计划,以科学家为榜样追逐“科学梦”。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写下学习心得表达认知拓展的欣喜字里行间充满对科学家的敬仰立志胸怀天下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而勤奋学习胡叁余以前觉得“做人要有梦想”这句话有些抽象,听完张院士的讲座,我明白了梦想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科学家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为人民着想,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长大后为人民服务。王淳雅听完张院士的讲座,我深受启发。他以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讲解医学相关知识,每位同学都被他严谨的态度和爱国情怀所感染。张院士鼓励我们在科学领域积极探索,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讲座让我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张沛钰非常感谢学校组织我们聆听优秀科学家的讲座,使我更直观地认识科学的意义,也了解了部分有关科学的商业模式,以及学名药的颠覆性创新。在求学道路上,我们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未来,我会自觉探索和学习科学知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罗彤彤这场讲座让我对药品的严谨与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张院士详细介绍了许多关于药品的知识,还强调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让我明白了药品虽能治病救人,但若使用不当,也会成为“隐形杀手”。此外,讲座还让我学会了如何阅读药品说明书、如何遵医嘱合理用药等。作为社会的一员,掌握基本的医药常识是自我保护的重要一环,今后,我会更加关注医学知识,敬畏生命,珍惜健康。何键烽听完张绪穆院士的思政课,我感受到现代生物医药的重要性,吃感冒药、打疫苗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情背后,是无数生物医药科学家不分昼夜的付出。作为初中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他们的精神,热爱祖国,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努力学习,为人民利益与健康着想,长大后为祖国与人民效力。龙泊铭听完张院士的讲座,我发现他把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发挥了真正的价值。学以致用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比如,我曾在生物课上学习动物细胞,在生活中受伤时就知道如何正确处理伤口,原本晦涩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印象也更深刻。我会继续努力,学以致用,真正做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本期策划】坪山区教育局办公室【内容来源】南方科技大学附属坪山学校

10/14
2024

大会开幕!16国专家共聚武汉话未来!

来源: 武汉教视公众号

2024年10月12日“光启未来 大道同行”2024国际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大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来自中国、美国、德国、瑞士、法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名"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代表参会市委副书记、市长盛阅春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武汉是全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拥有以“1家国家实验室、34家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101家科研院所、155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支撑的战略科技力量。今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市共有31个通用项目获奖,位居全国第2。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81位两院院士、92所高校、130多万在校大学生,每年留汉大学生达30万人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大学之城、青年之城、创新之城。在光化学领域,依托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面向全球引进36位战略科学家、55位技术带头人,其中“两院”院士12位。华科、武大、华师大、武理工等重点高校多个研究团队形成了一批开创性、标志性成果。本次大会聚焦全球光化学技术与产业前沿,共话发展趋势、共商创新未来,必将有力推动光化学创新发展和规模应用,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会光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骊珠在致辞中表示,光化学的发展始终推动着科技进步。本次大会不仅展现了人们对光化学技术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也表明了科学家、企业家等推进光化学领域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坚定决心。随着纳米、生物、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光化学将在新材料合成、能源转换与存储、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它将在太阳能的光化学转化、环境污染物的检测与治理、重大疾病如肿瘤的早期诊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光化学也将与更多学科和领域深度交叉融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在致辞中表示,开展光化学研究,推动光化学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是促进化学化工行业绿色转型的现实需要,也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与武汉市科技创新局、青山区人民政府合作,成立了"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成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一个光化学技术研究院,研究院依托高校科研优势,联合武汉市政府和企业资源,共同打造了一个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于一体的创新平台。通过这一平台的运营与建设,将有助于加速光化学技术的市场化进程,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幕式后,中科院院士冯小明、朱为宏,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做了大会主旨报告。大会预告大会会期三天,10月12日-14日将举行18场学术论坛、1场"光化学产业的发展与机遇国际高峰论坛"和"武创源"国际光化学及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大赛决赛。诺贝尔奖获得者、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煤炭研究所Benjamin List教授将出席大会闭幕式,并为大赛获奖选手颁奖。记者:姚安琪 谭怡(实习生)通讯员:陈加荣 董洪明编辑:李艳 责编:胡锦红编审:赵培坚

09/15
2024

小分子,大世界!CPHI深圳2024制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圆满收官

来源:化学加网 ·网易号

金秋九月,秋风送爽,CPHI深圳2024制药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年9月9日-10日)和CPHI& PMEC 制药工业展(深圳)(2024年9月9日-11日)同期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成功举办。本次大会是CPHI盛会首次来到深圳这一创新创业热土,也是深圳继成功举办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BT峰会)后成功举办的又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盛会,彰显了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对在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视以及CPHI盛会和业界对深圳市近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的创新成就的充分肯定。本次盛会集中展示了我国近年来在生物医药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涌现出的新质生产力。大会由深圳市坪山区小分子新药创联协会、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主办,由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转化联合体(CBIITA联合体)、绿色催化专家智库、广东省药学会、广东省生物医药创新技术协会、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化学加、深圳市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协会、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联盟、深圳市坪山区产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协办。本次盛会由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担任大会主席,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周其林院士和马大为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芬儿院士以及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界的近60位生物医药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与会嘉宾通过主论坛和原料药、创新药、小分子CXO、投融资以及高端制剂等专题分论坛的形式,共同探讨了生物医药产业的最新前沿和热点问题,从专业视角解读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面临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为我国政府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大会主论坛期间,还成立了旨在为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智库咨询的CBIITA联合体原料药专委会,为破解我国原料药供应链短板提供了智慧保障。本次CPHI深圳2024制药高质量发展大会吸引了超千人次观众到场参会,同期举办的 CPHI& PMEC 制药工业展(深圳)也吸引了超万人次到场观展。本次盛会亮点纷呈,反响热烈,是我国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又一次有益实践。【大会主论坛】大会主论坛由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张绪穆主持。会上,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周其林院士,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氏胺化反应发明人马大为院士,江西师范大学校长、中国药学会药物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工程院陈芬儿院士,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秦勇院长,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以及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发明人、俄罗斯工程院张绪穆院士等权威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酮不对称催化氢化、铜催化芳基卤代物与亲核试剂的偶联反应、醋酸环丙孕酮的合成、精准合成化学导向的天然产物全合成以及中国药物绿色合成等化学制药前沿研究领域作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报告。与业内大咖的近距离互动,使与会观众收获颇丰,他们获得了最前沿的科研学术资讯,与权威同行的思想火花碰撞,还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有着直接的启发和帮助,并为未来的合作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CBIITA联合体原料药专委会的成立仪式】为破解医改和集采后对原料药,特别是高端原料药的供应链的需求难题,CBIITA联合体原料药专委会在主论坛期间举行了成立仪式。成立仪式由CBIITA联合体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晓南主持,由CBIITA联合体理事长、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陈凯先院士宣布专委会成立并致辞。CBIITA联合体副理事长、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资深会长潘广成和CBIITA联合体原料药专委会主委、南方科技大学坪山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张绪穆院士联合为专委会成立揭牌,并为专委会成员颁发聘书,主任委员张绪穆院士为CBIITA联合体原料药专委会的成立仪式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CBIITA联合体原料药专委会委员由我国在原料药行业颇有建树的研究人员担任,旨在为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智库咨询,其成立标志着我国在推动原料药的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促进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尤其在补齐高端原料药供应链短板方面开启了新的篇章,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树立了新的标杆,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历史意义。【原料药专题论坛】在原料药专题论坛上,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王鹏、药渡经纬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靖、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汤文军、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CEO马健、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院长肖文精、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万斌、中国医药研究总院研究员周伟澄、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富强、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姜雪峰、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原副院长张福利、浙江车头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恬、上海朗华医药服务有限公司CEO马建国、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CSO车大庆、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董事长何询、深圳奥萨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敏卿以及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张俊良等16位嘉宾围绕原料药领域工艺与创新议题向与会观众解读了我国原料药供应链最新的前沿技术和研究热点。这些主题报告不仅涵盖了原料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原料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方向,也给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洞见和启发,并为与会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原料药行业未来发展的视角。围绕“如何开发集采下的原料药颠覆性工艺”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全球化的探索经验”两大议题,CBIITA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郑晓南、化学加创始人兼CEO肖文华、绿色催化专家智库执行秘书长常青、广东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协会会长郭剑雄以及上海微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商悦等专家展开了圆桌讨论。专家学者们从自身实践引出的观点和思想碰撞火花,不仅为与会观众带来了一场头脑创新风暴,也为与会观众提供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与会观众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样的交流,他们对行业的最新动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获得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新视角,为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灵感和方向。【创新药专题论坛】在创新药专题论坛上,元启(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元华,中国原创新药的拓荒者、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鲁先平,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研究院院长许文杰,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恒瑞医药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思康睿奇(上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邵京,甫康(上海)健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沈孝坤,深圳技术大学药学院院长贺震旦院士,深圳艾欣达伟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段建新,上海科州药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红旗,重庆中国药科大学创新研究院院长孙宏斌,科辉智药生物科技公司CEO牛德强,华为云医疗首席科学家乔楠,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创新药物研究院院长王勇,广东众生睿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小新,中山大学药学院院长胡文浩,深圳市祥根生物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SO原晨光以及深圳市海普瑞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D负责人李利锋以及内蒙古都鹤创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都等18位嘉宾围绕我国创新药的发展与未来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这些报告为与会观众全面了解我国创新药行业的最新进展和国家全链条支持创新药的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我国创新药研发和市场准入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描绘了美好蓝图。与会观众表示,通过聆听专家学者们的报告,极大增强了他们对我国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专家们对于创新药研发中的挑战和机遇的讨论,也为与会观众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对他们的工作具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围绕“如何寻找新靶点,做 first in class 新药”和“创新药公司和大药厂如何合作”两大议题,元启(苏州)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元华、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鲁先平、思康睿奇(上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邵京以及科辉智药生物科技公司CEO牛德强等专家展开了精彩讨论,向与会观众展示了各自独到的见解,从多个角度对创新药领域的两大核心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使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受益匪浅,激发了他们对创新药领域深层次的思考,增强了他们对国产创新药成功的信心。【小分子CXO专题论坛】在小分子CXO专题论坛上,深圳市华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叶伟平、苏州予路乾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铮、百度资深产品设计师张肖男、南京海维医药科技有限公司CEO王立坤、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兵以及海棠(深圳)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科学家杜文军等专家主要围绕CXO的连续流工艺与技术和生物计算大模型等带来了一下午酣畅淋漓的分享报告。这些报告不仅涵盖了连续流技术在药物制造中的应用,还探讨了提高生产效率、助力新药研发方面的各种新范式。与会者们对连续流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些技术的应用,预示着CXO行业将朝着更加高效、绿色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未来的药物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投融资专题论坛】在生物医药投融资专题论坛上,华大松禾生科基金管理合伙人曾晓玉、深圳前海勤智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大杰、深圳仙瞳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刘牧龙以及复健资本执行投资总经理林冠宇等生物医药投资界翘楚围绕当前形势下的生物医药投资策略带来了分享与投资思考。他们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案例讨论为与会者带来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增强了与会者们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和创新技术的信心,加深了与会者对市场的动态变化的理解。深圳市坪山区产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蓝澜、云悦资本总裁宁争志、深圳华仟资本创始合伙人杨鲲、 石药基金总经理韩风金、深圳天使母基金副总经理刘湘宁以及倚锋资本投资总监路娜等生物医药投资界知名人士围绕“生物医药进入了资本寒冬后,资本青睐什么样的企业”和“如何利用政府的引导基金促进大湾区生物医药的发展”两个议题展开了精彩的讨论。在当前资本寒冬的背景下,资本更倾向于投资那些具有强大研发能力和清晰的商业模式以及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明确市场定位和竞争优势的企业;同时,政府的引导基金在推动大湾区生物医药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与会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场讨论,他们对如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期待。【高端制剂专题论坛】在高端制剂专题论坛上,广州新济药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传斌、越洋医药开发(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闻晓光、上海方予健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闻聪、深圳市药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泽人、深圳善康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曲伟以及广州玻思韬控释药业有限公司制剂高级副总裁李伟等专家围绕制剂领域的最新前沿和研究热点带来了精彩的主题报告,每一场报告都充满了深刻的见解并带来了他们在各自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与会者们对制剂科学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能够提高药物疗效的创新制剂技术感到非常兴奋也受益匪浅。据悉,为充分利用CPHI深圳2024制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产业嘉宾智库资源,本次学术盛会与行业展会前期还召集产业与学界的权威专家学者,召开了CPHI深圳闭门会议,为深圳的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深圳市投资促进局等领导出席了本次闭门会议,认真听取了业界专家学者对深圳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意见与建议,并向专家学者问计问策。本次别出心裁的CPHI深圳2024制药高质量发展大会与CPHI& PMEC 制药工业展(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深圳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原料药与医药中间体企业实现不走出国门的出海合作搭建了高水平的线下展示平台,集中展示了近年来我国生物医药领域涌现出来的最有竞争力的原料药合成工艺、最优的制剂以及最强的新药开发技术等新质生产力,同时,也促进了国内外客商与生物医药生产企业的交流互动,实现互利共赢。这不仅是一场集中展示中国制药行业实力的盛会,也是一个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是国内外客户和生产企业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和探索合作机会的重要窗口。通过在深圳举办这样的国际性学术大会和行业展会,中国制药企业的创新成果和制造能力必将通过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快速辐射全球。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及需求端和生产端的良性互动,也为推动全球制药行业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有理由相信,深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其先行先试的独特优势也必将为盛会的成功举办做出有益的创新尝试和探索。期待下次CPHI盛会再聚深圳!

<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共6页/54条数据

工作业绩

在Science, Nat. 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著400余篇,是大陆首位荣获Cope Scholar奖的科学家 发明的张烯炔环异构化反应对药物绿色合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以华人姓氏命名的少数人名反应之一。基于原创的手性膦配体工具箱和超高效不对称氢化技术,先后成立了凯瑞斯德和凯特立斯两家公司,实现了西格列汀、度洛西汀、沙库必曲等20多个重大药物的工业化生产,惠及全球数亿患者。


学术任职

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创系 系主任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 副院长

获奖信息

大陆首位荣获Cope Scholar奖的科学家